[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异形零件孔定位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9086.1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1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邓林成;谌国英;冯荣怀;邓建威;秦瑞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盛林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7/05;B23Q17/00;B23Q1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异形 零件 定位 装置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控异形零件孔定位装置及其加工方法,通过控制器与复位弹簧等设置,针对不同工件实时调整夹持气缸的夹持力度,避免夹持气缸夹持不同工件时,对异形工件造成损坏,通过红外发射端发射红外线,当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红外信息时,停止移动电动滑块,完成初步定位,通过万向扫描仪对捕捉到的异形工件上的通孔进行全息扫描,获取通孔信息,并将实时的扫描图像传输至控制器内进行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异形工件上的多处通孔进行精准定位,提高了定位装置的实用性,通过万向扫描仪获取异形工件上的通孔信息,避免应对不同型号的通孔时,操作器具发生不匹配造成工件或装置损坏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异形零件孔定位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对零件加工必须有一定的规格,或者指定相对应的模具,以方便对工件加工,例如打孔定位抛光等操作。当加工生产线需要连续应对不同形状上的工件进行孔抛光打磨等操作时,当下的操作方式需要人工干预,调整工件的摆放位置及角度,费时费力,影响加工效率。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729069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一种异形零件基准点定位机构的定位方法,该专利文献中指出,对异形工件进行定位时,需要利用机械手将工件嵌入放置在对应的载具中,然后利用驱动装置带动转轮转动,依靠摩擦力带动载具转动,从而利用识别机构与工件上的感应区域相对应进行定位,这一方式存在较多弊端,一方面对于异形工件两端位置上的孔由于嵌入在载具中,难以对孔操作,另一方面,仅仅依靠滑轮转动挤压带动载具转动,极易发生滑动,造成驱动载具转动困难,难以对孔进行精准定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数控异形零件孔定位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来满足异形零件上孔的定位加工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异形零件孔定位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具备智能定位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方式定位局限性大等系列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异形零件孔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架与异形工件,所述异形工件上开设有不规则形状的通孔,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移动机构及与所述异形工件相适配的操作电机,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操作电机实现位移,所述操作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操作器具,所述操作器具可以是磨头、铣刀等部件,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与所述异形工件相适配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能够智能夹持所述异形工件的两端并带动所述异形工件转动,所述操作台上还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含能够对所述通孔扫描的万向扫描仪,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带动所述操作台回位的复位组件。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含导向杆与滑动台,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导向杆,且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与多个所述导向杆相适配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三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所述操作台,且所述操作台滑动套接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上;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所述滑动台,且所述滑动台滑动套接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上;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滑动台上,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上螺纹套接有间接带动所述操作电机升降的升降台,且所述升降台滑动套接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杆上。
优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包含控制器与复位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控制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所述复位压力传感器,且所述操作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同一相对位置上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复位压力传感器之间连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盛林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盛林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9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