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3743.1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钦;陈晶茹;朱玉洁;刘静;王敏华;董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A01G24/20;A01G24/22;A01G24/23;A01G24/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李荣耀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山体进行整地并根据1.5m×1.5m行距挖种植穴,种植穴密度为4440个/hm2;
2):对每个种植穴进行施肥,并从小穴上方挖土与肥料拌匀后填平穴,每穴种植截干苗1株;
3):将客土与种子、混合肥料、粘结剂、保水剂搅拌混合后,通过多层喷播方式将其喷播于山体上,单层喷附厚度不超过2cm,总喷播厚度平均为15cm;
4):将催芽后的草花地被种子、有机复合肥以及山地表土充分拌匀之后,喷播在已种植苗木截干苗的穴表面;
5):将落叶粉碎至5-10mm,以4:1的比例混合破碎后的落叶与枯草,并将其喷覆于山地表面;
6):对种植地进行定期松土、施肥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种植穴面宽×深×底宽为50cm×40cm×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穴施肥0.25kg;所述肥料为有机、无机复混肥,其成分包括:全N9%,全P2O54%,全K2O6%,有机质20%,水分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客土为经多种微生物群落发酵而培育出的有机型天然土,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粘壤土、东北泥炭、纤维物混合后加入发酵剂拌匀,发酵期间进行翻堆,翻堆4-5次后制得上述客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期间4-5天或温度达70±5℃时进行翻堆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物选用稻草纤维或阔叶树的腐熟木屑,纤维长度小于15cm;所述发酵剂选用金宝贝发酵剂;粘壤土用量为160kg/m2,东北泥炭用量为5kg/m2,纤维物用量为6kg/m2,每立方米加入0.5kg发酵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种子为催芽后灌木与草本种子,其中,灌木种子与草本种子的质量比为1:1.5;所述混合肥料包括有机肥与缓释性复合肥,其中有机肥选用经过腐熟的鸡鸭粪便,缓释性复合肥中N:P:K=19:19:10;所述粘结剂选用粘度大于1500CPS的聚乙烯类粘结剂,其用量为0.015kg/m2;所述保水剂选用吸水倍率不小于400g的钾-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共聚体,其用量为0.01~0.02kg/m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的催芽方法为将种子置于25℃,湿度为80%处,萌发天2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山地表面土、有机复合肥与催芽后草花地被种子的质量比为5:2:3,其中,当山体坡度小于40°时,催芽后草花地被种子的用量为2000~3000粒/m2,当坡度为40~60°时,催芽后草花地被种子的用量为3000~4000粒/m2;在步骤3)多层喷播完成后的3天内完成步骤4)喷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两年内,坡度小于40°的山体,每年施肥1次,除草松土2次,坡度为40~60°的山体,每年施肥2次,除草松土2次;两年后,每年均1次施肥,1次除草松土;施肥方法为:阴天或小雨前,在穴内均匀撒施尿素,尿素用量为225kg/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7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混合发射器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阳极炭渣中氟化盐的高温提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