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承插式止水钢板及其连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3696.0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洪征;孟灵芳;魏春;刘敏达;许雯贤;孙倩柳;周涵;吴静宇;陈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承插式 止水 钢板 及其 连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承插式止水钢板及其连接工艺。本发明包括钢板主体,所述钢板主体为折弯状,所述钢板主体包括矩形状的平板以及倾斜对称设置在所述平板宽度方向两端的折板,所述钢板主体包括插接段以及钢板卡槽段,所述插接段设于钢板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钢板卡槽段设于钢板主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钢板卡槽段内部设有卡接槽,所述插接段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橡胶止水条,所述橡胶止水条分别与所述插接段的上下表面相贴合。本发明通过将多个钢板主体中的每一块钢板主体通过其插接段承插于相邻钢板主体的卡接槽内,从而构成止水钢板,降低了现场制作止水钢板难度,快捷方便,降低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冷缝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的承插式止水钢板及其连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箱型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板,顶板的混凝土是分开浇捣的,下次再浇捣墙板混凝土时,就有一条施工冷缝,当这条缝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就容易产生渗水。这样就需要对这条缝进行技术处理,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通行的方法是设置止水钢板。
止水钢板长度一般加工成三米长或者六米长,一般为三米好运输。在止水钢板的施工过程中,止水钢板的链接是采用搭接焊接的连接工艺,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专业焊工将止水钢板搭接一定长度后进行焊接,一旦焊接过程中出现失误该部位有较大可能性在后期水位较高的时候出现渗漏,而且该渗漏较难修复。而且在电焊焊接属于特种作业,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职业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可以缩短现场制作周期,降低因人为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新型的承插式止水钢板,包括钢板主体,所述钢板主体为折弯状,所述钢板主体包括矩形状的平板以及倾斜对称设置在所述平板宽度方向两端的折板,所述钢板主体包括插接段以及钢板卡槽段,所述插接段设于钢板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钢板卡槽段设于钢板主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钢板卡槽段内部设有卡接槽,所述插接段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橡胶止水条,所述橡胶止水条分别与所述插接段的上下表面相贴合,多块钢板主体中的每一块钢板主体通过其插接段承插于相邻钢板主体的卡接槽内,从而构成止水钢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主体还包括预制固定组件,所述预制固定组件包括分别焊接于所述插接段下表面的第一固定环以及所述钢板卡槽段下表面的第二固定环,所述钢板主体的插接段承插于相邻钢板主体的卡接槽内后,通过铁丝或扎丝穿过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进行拧紧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均通过圆钢折弯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固定环沿所述钢板主体的纵剖面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固定环沿所述钢板主体的纵剖面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固定环与插接段的外边缘的距离均为500-520mm,两个第二固定环与钢板卡槽段的外边缘距离均为20-25mm,所述钢板主体的插接段承插于相邻钢板主体的卡接槽内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相距为20-25m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橡胶止水条数量为两个,每个橡胶止水条卡接的两个凹槽沿所述钢板主体的纵剖面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卡槽端长度与卡接槽深度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卡槽段长度尺寸与所述插接段长度尺寸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卡槽段长度尺寸与所述插接段长度尺寸均为500-520m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卡槽段宽度尺寸比所述插接段宽度尺寸宽10-2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承插式止水钢板的连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