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性能优良的低温高强钛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3631.6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荻子;应扬;赵秦阳;李婷;屈磊;邹磊;杜宇;解子人;赵圣泽;苏航标;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小燕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性能 优良 低温 高强 钛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性能优良的低温高强钛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W 1.0%~3.0%,Zr 14.0%~16.0%,余量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在钛合金中添加Zr元素和W元素,并控制两种元素的加入量和加入总量,有效保证了钛合金具有良好的低温强度,减少了对钛合金塑性的不利影响,W、Zr两种合金元素的合理搭配使得钛合金具有室温条件下15%以上的塑性及良好的冷热加工能力和焊接性能,组织均匀稳定,可以加工成各规格管材、棒材、板材等,满足工程批量化生产要求,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等航空领域具有广阔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性能优良的低温高强钛合金。
背景技术
钛合金目前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较大规模应用,以钛制零部件取代传统钢结构大幅度提高了火箭发动机的推重比,增加了火箭发射能力和设备工作可靠性。我国大推力火箭主要采用液体发动机,尤其是目前在用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其一级和二级氢氧发动机的液氢系统重要零部件均采用钛合金制备。随着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计划的进一步开展,对重运载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需求愈加紧迫,也对各级发动机的推重比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低温钛合金的性能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一方面,航天器结构材料在低温下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而火箭发动机相关构件的设计安全系数通常采用屈服强度进行校核,基于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考虑,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对低温钛合金的屈服强度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航天器零件结构复杂、形状多样,尤其是管路系统中涉及大量钛合金无缝管及各种异形管件,这就要求所用材料必须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弯曲、拉伸等成形能力,以利于其成形和制造,亦即要求合金在室温下应具备良好的强塑性匹配;与此同时,低温系统零部件之间的连接装配无法避免使用焊接结构,因此液体火箭发动机用的低温钛合金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焊接性能,并具备较高的低温焊接强度。TA34钛合金是目前一种比较成熟的低温钛合金,成形性能良好且具备一定的可焊性,但是该钛合金在液氢温度(20K)下的屈服强度为1200MPa级,难以满足我国大推力火箭设计结构中对钛合金在20K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TC4ELI和TA7ELI等低温钛合金冷成形性能较差,仅能够采用热加工和机械加工的方式制备法兰、机架等简单结构件,无法实现低温系统管路中大量需求的无缝管及系列异形管件的批量制备,导致合金无法推广使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优良低温综合性能且焊接性能、成形性能良好的新型低温高强钛合金。
授权公告号CN 10650783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近α型超低温钛合金,其冷轧板材20K下的抗拉强度达到1300MPa级,延伸率12%左右。与传统α钛合金的简单退火工艺不同,该合金需要采用α-β转变温度以下5℃~25℃的复杂分级缓冷热处理工艺才能实现上述性能控制,生产效率低下,且接近相变点的热处理温度导致退火变形严重、成品率低,不利于材料实现大批量工程化制备。
授权公告号CN 10362792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Ti-Al-Nb-Mo系低温高强两相钛合金,20K下低温强度可达1400MPa以上,但其屈服强度仅为1100MPa级,作为结构件使用时安全系数较低。同时,α+β型两相钛合金的焊接操作性和焊接接头性能稳定性与α型钛合金相比均存在明显不足,该合金作为典型的两相钛合金,容易在焊接过程中生成亚稳相导致焊接接头塑性降低,从而造成材料使用安全性降低。为保证低温性能,该合金在成品前还需进行双重退火,该退火工艺比常规热处理工艺复杂,不适用于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焊接性能优良的低温高强钛合金。该钛合金中通过添加质量百分比14.0%~16.0%的Zr元素、质量百分比1.0%~3.0%的W元素,并将W、Zr的总质量百分比控制在19%以内,有效保证了钛合金具有良好的低温强度,减少了对钛合金塑性的不利影响,W、Zr两种合金元素的合理搭配使得钛合金具有室温条件下15%以上的塑性及良好的冷热加工能力和焊接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长安大学,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