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可远程控制的多点定时测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3050.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智奕;孙祖毅;杨典杰;于君君;初宏;张年强;杨炳良;梁雨哲;彭浩;陈玉;孔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烟台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崔超 |
地址: | 264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远程 控制 多点 定时 测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可远程控制的多点定时测温系统,涉及红外测温技术领域,包括: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重要设备的重要部位历史测温时间数据及温度数据;历史数据分析模块;测温时间段及阈值设定模块;模型建立模块;测温模块;数据比对模块;报警模块;结果比对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整体系统的设置,实现特定位置特殊时期定点测温需求,实现非接触式定点测温,具备定时测温比较等功能,实现对重点部位温度变化的分析。提高及时性、准确性,进而达到状态检修的目的,提升了重点设备维护的可靠性,实现对重点部位温度变化的分析,便于分析问题,降低了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可远程控制的多点定时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线测温是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准确地测定物体表面温度的仪器。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红外线的波长在0.76~100μm之间,按波长的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的输出信号就可以完全一一对应地模拟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图。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进行分析判断。
现有状态下经常有一些现场重要设备、部位需要进行定点测温,而这些设备位置地方往往不具备增加热电阻或热电偶的条件,布线也比较麻烦,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定时测量,不能保证时效性、准确性,对需要测温的设备、部位仅依靠人力巡检检查,存在不能时刻及时发现温度异常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元器件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非接触式可远程控制的多点定时测温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场重要设备、部位需要进行定点测温,而这些设备位置地方往往不具备增加热电阻或热电偶的条件,布线也比较麻烦,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定时测量,不能保证时效性、准确性,对需要测温的设备、部位仅依靠人力巡检检查,存在不能时刻及时发现温度异常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元器件损坏,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可远程控制的多点定时测温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式可远程控制的多点定时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重要设备的重要部位历史测温时间数据及温度数据;
对历史测温时间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设定重要设备的重要部位测温时间段,并设定温度阈值;
根据设定的测温时间段及温度阈值,建立多点定时测温模型;
利用建立的多点定时测温模型对重要设备的重要部位进行测温,获取重要部位温度;
对测温结果和温度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所测温度是否超过阈值;
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报警;
将所测温度数据及比对结果发送至显示端进行显示记录,并分析重点部位温度变化。
优选地,根据设定的测温时间段及温度阈值,建立多点定时测温模型,多点定时测温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设定重要设备重要部多点测温时间段;
设定重要设备重要部位多点测温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烟台发电厂,未经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烟台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