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漏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2201.2 | 申请日: | 2022-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3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许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充电 漏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漏电系统,包括由金属屏蔽材料制成的方形外箱体,所述外箱体下方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外部的底板,且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对称贯穿安装有固定钉,并且所述固定钉与所述底板之间为螺纹连接,同时所述固定钉下端伸入预制水泥基座内部,进气格栅,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体前侧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进气格栅由均匀排列的倾斜挡板组成。该汽车充电桩防漏电系统,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充电导线和充电头收纳在转动辊内部,避免外界的环境损坏电缆,从而减少因电缆损坏而造成的漏电危险,并且在装置散热的过程中利用滤尘板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堆积而造成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漏电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充电桩是指可以为新能源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一种装置,目前市场上主要分为落地式充电桩和壁挂式充电桩,自第一辆电动汽车面世至今,均采用可充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源,对于一辆电动汽车来讲,蓄电池充电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之一,它的功能是将电网的电能转化为电动汽车车载蓄电池的电能,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总体上可分为车载充电装置和非车载充电装置。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34728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太阳能充电桩,涉及充电桩设计技术领域。该环保型太阳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充电桩外壳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外壳,充电桩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充电桩外壳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硅光电池组,充电桩外壳底部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导线管,硅光电池组靠近导线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线。该环保型太阳能充电桩,光敏感应器、橡胶支撑板、转动轴和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使得太阳能电池板随着太阳角度的改变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高效转换太阳能,并且硅光电池组存储转化的电能,确保该装置可以提供足够的电能,解决无法高效转换,太阳能所能提供的电能非常的小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充电桩为了方便使用一般需要建造在室外,室外多变的情况(如雨雪天气)容易对裸露在外部的充电电缆造成损伤,从而增加人员在操作时因漏电而造成的危险,并且充电桩在使用时需要充分的散热,所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内部会积攒因散热而带入的灰尘,从而对内部器件造成损坏和堵塞散热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漏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电缆损坏而易出现漏电危险、因散热而带入并积攒灰尘影响整体使用寿命和堵塞散热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漏电系统,包括由金属屏蔽材料制成的方形外箱体,所述外箱体下方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外部的底板,且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对称贯穿安装有固定钉,并且所述固定钉与所述底板之间为螺纹连接,同时所述固定钉下端伸入预制水泥基座内部,还包括:
进气格栅,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体前侧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进气格栅由均匀排列的倾斜挡板组成,且所述进气格栅与所述外箱体内部贯通连接,所述进气格栅正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外箱体转动安装的检修门,且所述检修门内置防盗锁,并且所述进气格栅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在所述外箱体外表面的开启按键,所述开启按键用于控制装置进入待机状态;
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箱体前侧外表面上端,所述控制面板监测和控制装置充电参数,且所述控制面板外部设置有涂有防水涂层的金属防护罩,并且所述防护罩上端与所述外箱体外表面组成转动结构,所述防护罩内侧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防护罩之间倾斜分布;
转动辊,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箱体左右两侧,所述转动辊内侧位于所述外箱体内部,且所述转动辊内部和其上端转动均为空心结构,并且所述转动辊外表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整体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
收卷轮,活动安装在所述转动辊内部,所述收卷轮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呈方形结构的滑动块,且所述收卷轮内部收卷有抗弯折的充电导线,并且所述充电导线顶端固定安装有与汽车相匹配的充电头,所述充电头与所述转动辊底端组成收纳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许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许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2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遗文化的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蒸汽固体蓄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