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纺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8319.8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9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卢麒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6;B32B3/24;B32B3/30;B32B27/40;B32B27/06;B32B33/00;B32B38/00;G01N33/36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许宁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纺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抗菌纺织面料,包括面料基层、内耐磨层和外耐磨层;
内耐磨层和外耐磨层,分别位于面料基层的内侧和外侧;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异味吸附层和薰衣草层,分别设置在面料基层的内侧和外侧,且薰衣草层的外侧设置有对细菌进行杀死的第一抗菌层,并且第一抗菌层的外侧设置有对明火进行隔离的阻燃层;
防辐射层,设置在所述阻燃层的外侧,且防辐射层的外侧设置有增加面料使用寿命的外耐磨层;
第二抗菌层,设置在所述异味吸附层的内侧,且第二抗菌层的设置有对防止面料起毛的内耐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耐磨层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对热量进行散发的散热孔,所述外耐磨层内部设置有上层、记忆棉和下层,且记忆棉呈凹凸结构,并且记忆棉位于下层的内部,而且下层设置在上层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内部通过横抗菌棉和竖抗菌棉组成,且横抗菌棉和竖抗菌棉相互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如下:
S1:原材料处理;
S11:将织面料的面料基层原材料棉花内部的杂质进行处理,杂质去除之后,进行烘干,对内部的水分进行处理,提高面料基层的柔软程度;
S12:对原材料进行脱籽,通过脱籽机器将棉花内部的棉籽进行处理,得到皮棉,之后将皮棉通过运输装置将其送至到指定的位置,进行下一个步骤;
S2:织纱:
S21:将皮棉经过排包处理,提高棉花的松软程度,之后进行松棉和抓棉,通过抓棉机对棉花进行松棉和抓棉,使棉花的密封增加,从棉花的表面进行抓取纤维;
S22:进行松棉和抓棉之后的棉花需要进行梳理,通过梳棉机,小棉束梳理为单纤维状态,进一步去除杂质和不可纺的短纤维,使纤维平行伸直,最后制成棉条盘入条筒中,在梳棉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对其进行处理,使梳棉之后的粗纱慢慢变成细纱;
S23:通过络筒机将细纱制成指定高度的筒状,并对其有害纱资进行处理;
S3:染色:
S31:将络筒之后的全部纱全部进行装筒,装好之后的络筒通过机械手将其放入染色缸内部;
S32:首先使染料均匀的混合,在染色之前对将染色缸通入热水,热水对络筒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洗,之后对其进行升温,当温度达到指定的要求时,将染料通入染色缸的内部,当络筒内部全部的染色完全之后,降温对其进行冲洗,对络筒进行脱水和烘干;
S33:将染色之后的络筒进行浆纱经轴、穿综和穿筘等一系列步骤,将穿综穿好的轴纱透过上机车的载运,挂在织布机上,将已穿好的轴纱于织布机上配合纬纱的输入及织布机的运转织成布状;
S34:织完后的布经过胚检人员国家和行业标准来检验,对织布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
S35:对检验合格之后的布进行修剪,对布上毛刺进行处理;
S4:对织布进行加工;
S41:修理之后的胚布进行烧毛,对表面的毛茸纱结进程处理;
S42:退浆,将胚布用酸、碱、酶等处理,以除去织造时经纱上所加浆料;
S43:对处理之后的胚布进行定型,防止后期的纺织布出现褶皱,提高纺织布的美观;
S44:通过定型之后的纺织布通过预缩机进行处理,避免纺织布出现缩水的现象;
S5:质量检测;
S51:对制成的纺织布的性能进行检测,合格的纺织布进入到下一个步骤,不合格的纺织布通过粉碎机使其粉碎,粉碎之后的物料重新进行制作;
S52:合适的纺织布将异味吸附层、第二抗菌层、内耐磨层、薰衣草层、第一抗菌层、阻燃层、防辐射层和外耐磨层进行缝合固定;
S53:缝合之后的纺织面料通过收卷机对其进行收卷,收卷之后的纺织面料对其进行包装,防止灰尘掉落在纺织布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对染色缸进行升温的过程中升温的为温度50-60度,降温的温度为20-30度,避免温度过高过低对纱有一定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3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墩柱与承台的湿接缝连接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原氧气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