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下三维点云数据的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8143.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刘俊文;何伟;谭石超;张嘉龙;徐业鹏;邹莹;张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19/13 | 分类号: | G01S19/13;G01S15/86;G01B11/00;G01N33/24;G06Q10/06;G06T17/05 |
代理公司: | 重庆金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3 | 代理人: | 李梅 |
地址: | 414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下 三维 数据 治理 施工 效果 评价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崩岸治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水下三维点云数据的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步骤一:水下点云数据采集:采集相同崩岸区域施工前与施工后的水下点云数据;步骤二:数据预处理;步骤三:水下点云数据建模对比;步骤四:删除治理前和治理后水下三维模型重合部位,计算施工部分施工量;步骤五:通过与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得出的实际崩岸治理施工量进行对比,生成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报告,通过该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实现了通过水下三维点云数据,建立崩岸堤段水下三维模型,对比治理前后水下地形三维模型,计算与对比崩岸治理施工量,生成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报告,切实有效的对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进行评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崩岸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水下三维点云数据的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多为专家根据监管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施工数据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价,此种方法导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施工数据,且获取的数据主观性强,准确率不高,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确保施工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下三维点云数据的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传统的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多为专家根据监管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施工数据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价,此种方法导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施工数据,且获取的数据主观性强,准确率不高,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确保施工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水下三维点云数据的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水下三维点云数据的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该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该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水下点云数据采集:采集相同崩岸区域施工前与施工后的水下点云数据;
S2:数据预处理;
S3:水下点云数据建模对比;
S4:删除治理前和治理后水下三维模型重合部位,计算施工部分施工量;
S5:通过与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得出的实际崩岸治理施工量进行对比,生成崩岸治理施工效果评价报告。
优选的,所述S1具体为在船只上安装多波束测深系统,定位坐标系后,船只采集崩岸堤段施工前后水下点云数据。
优选的,所述多波束测深系统包括水下换能器、定位定姿系统,声速剖面仪。
优选的,所述S2具体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抽稀、平滑操作,删除噪声点,对空白区域进行插值处理。
优选的,所述S3具体为在对水下点云数据建模对比时,删除测量重叠部分点云数据,对水下点云数据进行坐标校正,获取水下地形的精确尺寸及位置关系,将水下点云数据拼接成完整的水下空间集合。
优选的,所述S3中在将水下点云数据拼接成完整的水下空间集合时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处理。
优选的,所述S4具体为以下步骤:
A1:利用Clound Compare重建同一崩岸堤段治理前和治理后的水下地形三维模型,并对两种模型渲染不同的颜色,对两种水下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得到差值影像,提取治理前后变化明显的点云数据,再次建模;
A2:利用基于DTM的崩岸治理工程量算法计算施工量。
优选的,所述S5具体为通过统计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得出的崩岸治理施工量,与利用点云数据计算出的崩岸治理施工量进行对比,自动生成崩岸治理效果评价报告。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理工学院,未经湖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带网络业务网关与第五代核心网之间的交互
- 下一篇:电动执行器的端子联接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