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48082.3 申请日: 2022-03-29
公开(公告)号: CN115120598A 公开(公告)日: 2022-09-30
发明(设计)人: 彭鹏;强晓妍;吴永谦 申请(专利权)人: 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5517 分类号: A61K31/5517;A61P35/00;A61P3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32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激酶 抑制剂 联合 应用
【说明书】:

发明为多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立体异构体、晶型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1/PD‑L1)抗体的药物组合物、药盒及在治疗癌症疾病中的用途,其中Y、P、W、Ar如说明书中所定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激酶抑制剂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1/PD-L1)抗体的组合使用。

背景技术

正常的细胞分裂对于机体健康、细胞器官的存活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内物质完全重组并通过双极纺锤体将2个相同的染色体副本分离到2个子细胞中。当有丝分裂过程出现错误,将产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异常,这会导致细胞死亡或者促使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发展。有丝分裂的进程主要取决于3个机制:①蛋白定位;②蛋白水解作用;③磷酸化作用。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涉及到一些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又称为有丝分裂激酶。

Aurora激酶就是有丝分裂激酶中的一种,其于1995年被发现,并在1998年首次被观察到它们在人类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目前已成为研究抗肿瘤的热门靶点。Aurora激酶家族包括三个高度同源的激酶:Aurora A、Aurora B和Aurora C。其中,Aurora A和Aurora B目前达到了可检测的水平。

Aurora A目前已被证实是一种致癌基因,其过度表达会阻断有丝分裂关卡复合物的正确组装,造成基因的不稳定和肿瘤的形成。Aurora B是调节细胞有丝分裂正常进行的重要激酶。Aurora B在肿瘤中广泛存在过量表达。当Aurora B被抑制时,肿瘤细胞变得更敏感。鉴于Aurora A和Aurora B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Aurora激酶为靶点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Aurora激酶在有丝分裂中才被表达和激活,它们对于非增殖的细胞无效。因此Aurora激酶抑制剂属于靶向抗肿瘤药物,与其它非特异性细胞毒药物相比,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肿瘤的生长和迁移除了与有丝分裂激酶的过表达相关之外,其也依赖于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其中VEGF/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途径在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其中,VEGFR是一类酪氨酸激酶跨膜糖蛋白,由7个类Ig结构域组成的胞外区、一个跨膜结构区和胞质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区组成。有三个亚型,VEGFR1-3。VEGFR与VEGF结合后构象发生变化,导致受体二聚化,其胞内段酪氨酸位点发生自磷酸化,激活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其中,VEGFR2(KDR)主要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中,其与恶性增殖性病变前的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增多症、真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MF)、慢性先天性骨髓纤维化(IMF)、红细胞增多症(PV)、癌变前得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血液恶性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其中,血液恶性肿瘤包括但不限于,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氏病(又称霍奇金淋巴瘤)和骨髓瘤,例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等。

最新的研究结果证明通过抑制VEGFR通路可以改善肿瘤内部的微环境,部分解除免疫抑制。E7080(乐伐替尼或Lenvatinib)是一种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VEGFR1(FLT1),VEGFR2(KDR),和VEGFR3(FLT4)的激酶活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公布的一组临床数据引人注目:PD-1抗体联合靶向药E7080针对子宫内膜癌,控制率96%。另外,基于这些临床数据,默沙东与E7080的研发公司Eisai签订了最高可达57.55亿美元的合作,联合PD-1抗体进行临床开发。拓展了二者联合治疗其他瘤种的临床研究,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子宫腺癌、膀胱癌、头颈部鳞癌、黑色素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