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消毒驱蚊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48022.1 申请日: 2022-04-01
公开(公告)号: CN116058369A 公开(公告)日: 2023-05-05
发明(设计)人: 王玲;褚宏亮;刘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N33/12 分类号: A01N33/12;A01N47/16;A01N31/02;A61K31/14;A61K31/045;A61K31/047;A61K31/445;A61P31/04;A01P1/00;A01P17/00
代理公司: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代理人: 吕鹏涛;王海云
地址: 21000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皮肤 消毒 驱蚊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消毒驱蚊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0.24‑0.26%,乙醇49‑54%,埃卡瑞丁7.97‑8.03%,丙三醇0.19‑21%,余量为水。本发明以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埃卡瑞丁为活性成分,乙醇起到辅助消毒和助溶的作用,并严格控制其使用量,以达到阻燃的目的。本发明制成的皮肤消毒驱蚊剂,经人体涂抹后,对人皮肤无刺激,产品安全性高,辅料种类少,成本低,同时兼具良好的驱蚊、抑菌和润肤的作用,即使未添加稳定剂也具有良好的长效抑菌和驱蚊的效果,有效杀灭皮肤表面的常见菌达180天以上,自然存放180天仍可有效防止蚊虫的停落和叮咬达4h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毒和媒介生物防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消毒驱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的皮肤是最容易受到细菌和各种昆虫攻击的人体组织,极易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和蚊虫的攻击。经皮肤接触传播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皮肤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部分呼吸道传染病等,因此皮肤是接触性传播和粪口传播方式重要组织。做好皮肤消毒,特别是手的消毒对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蚊虫是传播登革热和乙脑的重要媒介,尤其在夏季,蚊虫滋扰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睡眠得不到保障。因此,防止蚊虫的叮咬是夏季防治媒传疾病发生的和滋扰的有效手段。

目前市场上的皮肤消毒剂和皮肤涂抹驱蚊剂都是独立产品。皮肤消毒、防蚊虫叮咬需各自进行操作。如果需要消毒和驱蚊两种功效同时进行时,只能涂抹两次。这样就把消毒剂和驱蚊剂的浓度和剂量进行了稀释,使效果降低。另外,部分消毒剂与驱蚊剂之间有拮抗作用,也可能使各自的效果降低或是消失。因此,对驱蚊剂和消毒剂需要进一步改进,在驱蚊或消毒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各自的效果。

中国专利CN 111657285A公开了一种杀菌消毒驱蚊液,包括溶剂、护肤剂、驱蚊剂、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柔软稳定剂和芳香剂,其中溶剂由溶剂A和溶剂B混合制成具有去离子水及与去离子水互溶的醇类溶剂。该专利中的杀菌消毒驱蚊液,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驱蚊效果,但是,制剂的成分过多,乙醇仅仅作为有机溶剂使用,无法发挥抗菌和消毒的效果,并且在有机溶剂含量较少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浑浊、分层等现象,影响效果。另外,分A、B两个单元包装,使用还需要临时配,现用可操作性差,稳定性无法保障。另外,在驱蚊液中添加了无机抗菌剂,即使在稳定剂存在的条件下,制成的驱蚊液的稳定性不佳,存放180天后,其杀菌和驱蚊效果明显下降不符合要求。

中国专利CN 112107567A公开了具有多用途喷雾成膜消毒剂,按重量百分比由0.1-30%消毒剂、0.1-30%成膜剂、0.1-0.5%驱蚊剂、0.1-0.5%卡波姆、30-85%乙醇、0.1-0.5%色素、0.1-0.5%氢氧化钠、0.1-0.5%香精、适量纯化水组成。在其专利中,成膜剂对乙醇没有增加持效作用,并乙醇使用在超60%后有易燃性。同时0.1~30%消毒剂和0.1~0.5%驱蚊剂中,有些成分不能相匹配和增效,并且还有拮抗作用,在整体的制中当驱蚊剂小于5%时,很难达到国家登记标准《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9部分:驱避剂》(GB/T13917.9-2009)上市登记要求。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消毒驱蚊液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产品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消毒驱蚊液,具有良好的长效抑菌和驱蚊的效果已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皮肤消毒驱蚊剂,以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和埃卡瑞丁为活性成分,同时兼具良好的抑菌、驱蚊的功效。其中,组分乙醇兼顾消毒、抗菌和助溶的双重功效,组分丙三醇(甘油)有一定的柔肤作用。本发明配比的组分种类少,产品稳定、安全,质量容易控制,在配制后存放180天仍保持良好的杀菌和驱蚊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皮肤消毒驱蚊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