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7556.2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烛;韩晋琛;韩然然;刘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9/00 | 分类号: | C01B19/00;H01L31/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铜矿 太阳能电池 溶液 合成 纳米 颗粒 提纯 方法 | ||
1.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 分散混合溶剂的配制
溶剂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或环烷烃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苯及烷基苯、氯代烷烃等一种或多种,选择的溶剂能进行混溶,将溶剂按第一分散混合溶剂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稳定溶液为第一分散混合溶剂,将溶剂按第二分散混合溶剂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稳定溶液为第二分散混合溶剂;
§B 凝絮混合溶剂的配制
溶剂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或环烷烃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苯及烷基苯、氯代烷烃等一种或多种,选择的溶剂能进行混溶,将溶剂按第一凝絮混合溶剂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稳定溶液为第一凝絮混合溶剂,将溶剂按第二凝絮混合溶剂比例混合均匀,形成稳定溶液为第二凝絮混合溶剂;
§C 向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溶液法合成纳米颗粒结束后的反应液中加入第一混合分散溶剂,进行充分搅拌、震荡,形成第一反应原液;
§D 对第一反应原液进行分离处理,丢弃粒状或油状滤渣或固体沉淀物,取得分离后的清液,为第一待凝絮液;
§E 向第一待凝絮液加入第一凝絮混合溶剂,进行充分搅拌、震荡后,进行分离处理,取得粒状或油状沉淀物,为第一沉淀物;
§F 向第一沉淀物加入第二混合分散溶剂,进行充分搅拌、震荡后,再加入第二凝絮混合溶剂,进行充分搅拌、震荡后,进行分离处理,取得粒状或油状沉淀物,为第二沉淀物;
§G 重复进行步骤F,最终得到的沉淀物作为提纯后产物,对提纯后产物进行干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纳米颗粒包括但不限于采用非真空溶液法合成的铜铟镓硫、铜铟镓硒、铜锌锡硫、铜锌锡硒类型下属的四元、三元或二元化合物纳米晶体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纳米颗粒非真空溶液法合成使用的反应溶剂包括但不限于常压沸点在100 ℃以上的醇类、胺类、醚类、巯基类、烯烃类。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分散混合溶剂比例取决于反应溶剂的选择和混合比例,第一分散混合溶剂比例中极性值与正戊烷相差小于0.5的溶剂在第一分散混合溶剂中占比大于60 %,极性值与正戊烷相差大于4的溶剂在第一分散混合溶剂中占比小于40 %。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凝絮混合溶剂比例、第二凝絮混合溶剂比例中极性值与正戊烷相差大于6的溶剂在第一凝絮混合溶剂、第二凝絮混合溶剂中占比大于80 %。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分散混合溶剂比例的选择取决于溶液法合成的纳米颗粒有机配体的种类,第二分散混合溶剂比例中极性值与正戊烷相差在2.0 ~ 4.0的溶剂在第二分散混合溶剂中占比大于80 %。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常压过滤、减压过滤、离心操作;其中,离心操作每次转速在2000 ~ 5000 rad / min,每次离心时间在1 ~ 10 min下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溶液合成纳米颗粒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处理条件气压要求在0.1 Pa到一个标准大气压范围内,干燥处理温度要求在20~ 9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75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能蓄电池
- 下一篇:智能语音提示方法及智能语音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