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页岩渣回收利用的方法及其煅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7188.1 | 申请日: | 2022-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7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李世旭;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鑫(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30 | 分类号: | C04B7/30;C04B7/44;C04B7/47;C04B7/43;F27B7/32;F27B7/34;F27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页岩 回收 利用 方法 及其 煅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页岩渣回收利用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煅烧装置,用于建筑材料工程领域,包括:加热装置,具有三个旋风分离器和一个排风机,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旋风分离器之间均装配有连接管,其中两个所述旋风分离器出料口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连接管相通,所述排风机进风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旋风分离器出风口相通;煅烧回转窑,倾斜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内部具有使微颗粒物料成螺旋状滚动前进的螺旋组件,且所述煅烧回转窑的窑头部设有对微颗粒物料进行燃烧的燃烧器。本发明中通过煅烧装置中的加热、煅烧和冷却三个步骤来对油页岩渣微颗粒物料进行有效煅烧,使其转化为具有水硬性的建筑材料,从而来解决油页岩渣的有害化和无法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建筑材料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页岩渣回收利用的方法及其煅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已查明的油页岩储量超过7000亿吨,可提取页岩油超476亿吨。从油页岩中提取页岩油的技术包括地下原位开采和地上开采。地下原位开采也是地下干馏技术,主要是美国公司在美国进行,直接通过电加热、流体加热、辐射加热等技术对地下的油页岩加热,油页岩中的干酪根分解成页岩油、页岩气并以气体形式析出后并在地面被收集,这种技术,首先是因为部分有机物不能完全从油页岩中析出、被收集,部分页岩油气和重油类的残余有机物以及残碳还存在于地下,非常容易导致对地下水和土壤形成污染,造成环保问题,这是地下原位干馏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其次还有工艺复杂、控制困难、成本高效益低等弊端无法完全克服。此外就是地上干馏技术,地上干馏技术是指把矿石开采出来至专门的干馏炉内加工出油气并收集的技术。当前主要包括以气体做热载体和固体做热载体对物料进行干馏两种干馏方法。地上干馏技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成熟的干馏炉型。其中,气体热载体干馏炉即用经过预热的高温气体与油页岩矿石通过相互接触发生热解反应的炉子,我国目前主要是抚顺式干馏炉为主体的热气体干馏;
以上的各种干馏技术各有所长,对油页岩中所含的油气干馏时候的出油率也有不同,但是,所有的地上开采都会产生不少于70%的页岩油渣,也称之为半焦的一种废渣,这种废渣含不仅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的无机物,还有油页岩中的干酪根分解后残余的重油类物质和残余的碳等有机物以及为充分逸出仍旧停留在废渣中的的油气物质。分解后残留在半焦中的有机物视干馏工艺粒径大小不同而含量各异。但是无机物为主要物质,占90%以上,目前对半焦的处理方法很多,但是无法做到全部的无害化,经济性的消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页岩渣回收利用的方法及其煅烧装置,来解决油页岩渣的有害化学和无法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油页岩渣回收利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首先将油页岩渣配入质量百分比为A%的氧化钙物料,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钙、氢氧化钙等含有氧化钙的物质,其中,A=(二氧化硅百分数÷14+三氧化二铝百分数÷34+三氧化二铁百分数÷80)×56;
S2:将油页岩半焦和需要加入的含钙物质按照上述比例配合,加入粉磨设备中进行粉磨,选出物料粒径小于1毫米以下的合格粒径的物料送至储存库中储存;
S3:将储存的微颗粒物料投入煅烧装置中先进行加热,然后对加热后的微颗粒物料进行煅烧,最后将煅烧后的微颗粒物料进行冷却;
S4:物料经过加热、煅烧和冷却后形成新的物料,进入成品储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油页岩渣回收利用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煅烧装置,包括:
加热装置,具有三个旋风分离器和一个排风机,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旋风分离器之间均装配有连接管,其中两个所述旋风分离器出料口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连接管相通,所述排风机进风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旋风分离器出风口相通;
煅烧回转窑,倾斜设置于水平地面上,且所述煅烧回转窑的窑头部设有对微颗粒物料进行燃烧的燃烧器;
冷却装置,具有冷却箱,以及将常温风吹入至煅烧回转窑内的作用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鑫(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润鑫(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7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脚手架位移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配件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