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顽石品位的磨矿配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7114.8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2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良;关长亮;黄余;李兴华;黄晟;张德文;蓝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智控(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10/04;G06Q50/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润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7 | 代理人: | 张云花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顽石 品位 磨矿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基于顽石品位的磨矿配矿方法,涉及选矿技术领域。基于顽石品位的磨矿配矿方法,基于给矿品位分析模型和动态配矿模型进行,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顽石品位、顽石皮带和给矿皮带的信息输送至给矿品位分析模型。其次给矿品位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后,输出顽石原矿品位预测值和给矿品位,顽石原矿品位预测值用于下一环节中的指导浮选前馈控制和铜湿法冶炼前馈控制,给矿品位输送至动态配矿模型。动态配矿模型输出酮室7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酮室8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酮室9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和酮室10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顽石品位的磨矿配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选矿的主要流程有ABC和SABC。ABC流程把半自磨机中排出的筛上物即难磨矿石称为“顽石”,经圆锥破碎机破碎,再返回半自磨机,半自磨机的筛下物经过旋流器分级,合格的进入下一环节,不合格的进入球磨机再磨。SABC流程的工艺为:矿石经由旋回破碎机进行初次破碎,破碎后矿石经运输皮带运到储矿堆。矿石在储矿堆产生偏析作用,经过重板给料机进行配矿布料,经过皮带机送入半自磨机进行磨矿,半自磨机排矿进入直线筛,直线筛筛上产品即顽石。顽石通过皮带返回顽石缓冲仓,经过仓下给料皮带机给入圆锥破碎机进行再次破碎,破碎后产品给入半自磨机给料皮带再次返回磨机进行磨矿。直线筛筛下合格产品进入泵池,由渣浆泵打入到水力旋流器组进行分级,沉砂经由旋流器尘沙嘴进入到球磨机,球磨机排矿返回泵池,通过渣浆泵再次给入旋流器进行分级,旋流器溢流产品即合格产品进入到浮选环节。由于顽石量较少,不能满足圆锥破碎机,故顽石直接返回到半自磨机给矿皮带。
目前的这两种选矿的配矿模式,对半自磨磨机自身负荷情况及给矿量和块比、加球、浓度等的控制能力有限,对品位的控制能力有限,品位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顽石品位的磨矿配矿方法。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顽石品位的磨矿配矿方法,基于给矿品位分析模型和动态配矿模型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顽石品位、顽石皮带和给矿皮带的信息输送至给矿品位分析模型。
其次给矿品位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后,输出顽石原矿品位预测值和给矿品位,顽石原矿品位预测值用于下一环节中的指导浮选前馈控制和铜湿法冶炼前馈控制,给矿品位输送至动态配矿模型。
动态配矿模型输出酮室7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酮室8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酮室9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和酮室10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
优选地,给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和尾矿品位通过从浮选给矿搅拌桶处取样,通过在线品位仪、手气分析仪和化验室处理获取。
优选地,顽石品位通顽石取样设备对顽石返回带上的顽石取样,对取样顽石进行破碎粉磨经过化验室化验获取。
优选地,给矿品位和动态配矿模型的输入信号包括露才厂给矿品位的小时采样信号。
优选地,酮室7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酮室8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酮室9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和酮室10下方振动给料机的开启信号和频率信号同时输送至给矿品位分析模型,辅助其进行给矿品位分析。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给矿品位分分析包含了对顽石品位的分析,同时将将分析获得的顽石原矿品位预测值用于指导下一环节,极大的提升了品位的控制,有效的控制了品位波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顽石品位的磨矿配矿(SABO)方法DE流程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智控(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金智控(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7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