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止痛作用的抗鼻炎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6820.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0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沃万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12;A61P11/02;A61P29/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痛 作用 鼻炎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鼻炎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的中药原料:黄芩、川芎、辛夷、白芷、竹沥、石菖蒲、浙贝母、桔梗、茯苓、藿香、薄荷,其中黄芩与川穹的用量之和是竹沥用量的2~4倍,优选黄芩与川穹的用量之和是竹沥用量的3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鼻炎中药组合物,组方的配伍设计合理,君臣佐使的用药科学,治疗目的单一明确,创新性的将竹沥作为臣药与含黄芩‑川芎药对的君药合用,起到协同君药增效止痛的意外治疗效果;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组方也能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减轻药物对鼻炎患者的刺激性,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市场开发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止痛作用的抗鼻炎中药组合物,特别针对风热性鼻炎患者存在的鼻腔内刺激性,有着极强的止痛效果。
背景技术
鼻炎是一种鼻腔粘膜炎症,由细菌、病毒、过敏原等引起。近年来,中国的鼻炎发病率已高达37%,且每年以3%的患者人数逐渐递增,鼻炎患者的年轻化趋势也愈加明显,青少年儿童鼻炎患者占鼻炎群体的2/3。鼻炎患者按疾病类型分类,可分为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应性鼻炎”)患者和非过敏性鼻炎患者,患者中以过敏性鼻炎居多,这也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疾病负担。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Ⅰ型变态反应,是由变应原引发的免疫球蛋白E(IgE)为主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临床典型的鼻部症状为打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其他显著的非鼻部症状通常包括眼痒、流泪、眼红、耳和/或上颚发痒。临床按照变应原种类,变应性鼻炎(AR)可分为季节性AR(seasonal allergicrhinitis,SAR)和常年性AR(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姚贺之,李睿,曹唯仪,杨巧宁,高蕊,变应性鼻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方案设计探讨[J],中国新药杂志,2020,(29)5:520-524.)。
现有对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脱敏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疗法,手术治疗的费用高、效果差、后遗症多,而且有可能引起干燥萎缩性鼻炎。脱敏疗法可以根治变应性鼻炎,但要求患者是单纯的变应性鼻炎,且存在相应的过敏原疫苗,但该疗法的局限性在于:①文献记录的过敏原有2万多种,针对特定患者开展免疫治疗需要寻找对症的过敏原,犹如大海捞针;②同一个人经常对多种物质过敏,则寻找多种对症的过敏原更难;③并非全部过敏原都能脱敏治疗,例如尘螨、紫外线过敏,就是无法脱敏的物质;④脱敏疗法本身具有周期长、起效慢、副作用大、易引发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故患者一般难以坚持。(李英帅,王济,李玲孺,张惠敏,郑燕飞,杨寅,王琦等.过敏体质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Z].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2014:91-92.)
关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药物,目前既有西药治疗,也有中药治疗,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但都不尽人意。经检索,AR治疗药物的相关文献如下:
如,雷诺考特鼻喷剂作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美国AR诊疗指南推荐的治疗中重度AR的一线用药,具有起效迅速、应用安全的优势,还可有效改善AR患者的睡眠质量。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停药后易复发难根治,无法改变过敏反应病程,无法针对单一症状实现个体化治疗,且治疗周期偏长;有较大比例的AR患者对药物治疗结果不满意(贾一凡,陈晟,温志宏,谢琦,赵吉平.隔药灸联合雷诺考特对持续性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0,45(1):46-50.)。
如,已被美国FDA获批上市的盐酸奥洛他定鼻喷剂(英文名为olopatadinehydrochloride,商品名为Patanase),系组胺H1受体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成人和6岁以上儿童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目前尚未有临床研究文献报道可用于鼻腔止痛。此外,肖学成等学者经研究发现,该药物常见(1%)的不良反应包括苦味(12.8%)、头痛(4.4%)、流鼻血(3.2%)、咽喉疼痛(2.2%)、鼻后滴漏(1.5%)等(肖学成,何渊.新型抗过敏药盐酸奥洛他定鼻喷雾剂的药学研究[J].北方药学,2016,13(2):163-164),可见该药物对鼻腔粘膜的刺激性较大、副作用较多,易引发鼻腔疼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6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