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过氧化氢夏季高温循环喷淋降温储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6246.9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1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利明;王和生;王琪;韩兴来;徐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鲁西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过氧化氢 夏季 高温 循环 喷淋 降温 储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过氧化氢夏季高温循环喷淋降温储存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储罐及过氧化氢储罐外侧的喷淋组件、折流组件、集液槽,过氧化氢储罐的顶部为锥型结构,喷淋组件设置在过氧化氢储罐顶部,折流组件环绕设置在锥型结构的底部,所述折流组件与过氧化氢储罐之间连接并具有间距,集液槽设置在过氧化氢储罐的底部,集液槽与过氧化氢储罐连接形成环形的槽体结构。通过喷淋降温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高浓度双氧水储罐内的温度,夏季效果更加明显,能防止高温天气,储罐温度高使罐体内的双氧水分解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循环喷淋还有效的节约水资源,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氧化氢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过氧化氢夏季高温循环喷淋降温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高浓度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常温下为透明、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黏度稍大于水,该物质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主要特点包括助燃性、易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常温下即缓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同时放出热量,温度每升高10℃,分解速率会提高2.2倍,因此高浓度过氧化氢的储存对温度是有要求的,一般控制在30℃以下,尤其在夏季高温环境中储存必须对储存罐做防护措施。目前过氧化氢储罐大部分采用罐体刷隔热漆的措施保证储罐内过氧化氢温度,这种措施虽然能阻挡部分大气传热及太阳辐射热,但在夏季高温时段罐内温度仍然偏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浓度过氧化氢夏季高温循环喷淋降温储存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浓度过氧化氢夏季高温循环喷淋降温储存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储罐及过氧化氢储罐外侧的喷淋组件、折流组件、集液槽,过氧化氢储罐的顶部为锥型结构,喷淋组件设置在过氧化氢储罐顶部,折流组件环绕设置在锥型结构的底部,所述折流组件与过氧化氢储罐之间连接并具有间距,集液槽设置在过氧化氢储罐的底部,集液槽与过氧化氢储罐连接形成环形的槽体结构。
采用罐顶部喷淋水,喷淋水顺着罐体流到罐体底部进行回收,回收水流入回收水池,通过泵再打至罐顶进行喷淋循环使用,可有效的对罐体降温。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高浓度过氧化氢储罐包括过氧化氢储罐及过氧化氢储罐外侧的喷淋组件、折流组件、集液槽。喷淋组件喷淋出冷却的液体,通过折流组件让液体沿着过氧化氢储罐的外侧壁流动,然后液体流入到集液槽进行收集。通过喷淋降温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高浓度双氧水储罐内的温度,夏季效果更加明显,能防止高温天气,储罐温度高使罐体内的双氧水分解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循环喷淋还有效的节约水资源,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浓度过氧化氢循环喷淋降温系统装置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液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折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过氧化氢储罐,2、集液槽,3、喷淋水回收水池,4、喷淋水循环泵,5、喷淋组件,6、折流组件,7、集液槽倒淋阀,8、排水阀门,9、污水池阀门,10、喷淋阀门,11、补水阀门,2-1、底环板,2-2、圆筒板,2-3、外圈角钢,2-4、内圈角钢,2-5、接管,2-6、法兰,5-1、喷淋管,5-2、溢流堰,5-3、接管与法兰,6-1、受液锥壳,6-2、筋板,6-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鲁西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聊城鲁西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6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