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底泥修复方法及其采用的水体净化生态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4697.9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潘毅;潘宏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珊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方仕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修复 方法 及其 采用 净化 生态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生态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改性天然沸石5‑10份、改性膨润土50‑60份、熟石灰5‑15份、陶土15‑20份,粒径180‑200目,通过对沸石和膨润土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与生物相容性,方便微生物挂膜。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水体净化生态材料的水体底泥修复方法,通过将水体净化生态材料与微生物结合,在水体底泥处覆盖同时进行生物处理,有效改善底栖环境和水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体底泥修复方法及其采用的水体净化生态材料。
背景技术
底泥是指江河湖海的沉积物,是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然后通过水体传输所形成的,是自然水域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水体底泥的污染物主要通过雨水淋溶与冲刷、废水排放、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水体,随着水体污染的加重,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最大限度,那些无法通过自净作用去除的污染物,就会通过生物吸收以及絮凝、沉淀等作用,最终沉积到底泥中并积累,从而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并成为污染物的蓄积场所。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富集,底泥中的重金属、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通常会比上覆水高好几个数量级。
富集了大量污染物的底泥,在一定条件下会重新将污染物释放出来,影响上覆水体水质,成为二次污染源。尤其是当外源污染得到控制后,底泥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更为显著。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应运而生,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物乱排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强力监管,并启动严格问责制,从源头上截断了外来污染。各地政府通过减少污水排放、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等手段来加大对城市水体污染的治理力度,有效地控制了水体外部污染来源。然而随着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底泥的角色由原来的污染物的“汇”变成了污染物的“源”,成为潜在的污染源,对水体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源污染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外源污染治理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内源污染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底泥污染的控制即可采用固定的方法阻止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也可采用各种处理方法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毒性,以减小其危害。其修复技术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实际工程中经常应用异位修复技术,例如疏浚、环保疏浚、引水等,然而这些工程量较大,费用高,容易造成污染物的残留且对水体原有生态系统有较大影响。
底泥生态修复是利用物理和生物处理方法,对底泥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去除。一方面,通过吸附和沉降迅速清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另一方面,降解污泥中的有机质。目前多采用天然无机矿物质进行吸附完成底泥生态修复,由于矿物质的吸附率有限,导致矿物质的投放量较大,从而导致水体减少,水体治理效率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净化生态材料,其具有吸附性强、生物附着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体净化生态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
所述改性天然沸石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清洁后的天然沸石在马弗炉中,以300-500℃的温度,处理2-3h,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沸石;
步骤二:将壳聚糖加入到稀盐酸中,加热至40-60℃恒温搅拌,充分溶解,加入预处理沸石,继续搅拌,搅拌均匀后静置脱泡;
步骤三: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不高于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弱碱性,继续搅拌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在微波环境下干燥,得到改性天然沸石。
进一步设置:所述改性天然沸石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清洁后的天然沸石在马弗炉中,以400℃的温度,处理2h,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沸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珊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珊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46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车结构及作业机械
- 下一篇:一种光电转换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