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部件成型方法、防护板及飞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3824.3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3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超;蒋宝林;陈志强;张磊;黄锦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鑫君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9 | 代理人: | 陈湘粤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成型 方法 防护 飞行 汽车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部件成型方法、防护板及飞行汽车。该方法包括:分别将第一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多孔纤维材料的一侧,及将第二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多孔纤维材料的另一侧,形成夹层结构;将夹层结构在第一加热温度进行加热定型,形成预成型体;将预成型体在第二加热温度进行加热并在模具中模压成型,预成型体形成成型部件;其中,第一热塑纤维材料冷却形成第一防水层,第二热塑纤维材料冷却形成第二防水层。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多孔纤维材料能够满足成型部件的轻量化与隔音性能要求,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能够满足成型部件的防水要求,使得成型部件能够具有优良的防水、隔音以及轻量化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部件成型方法、防护板及飞行汽车。
背景技术
飞行汽车,是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既具备传统汽车的陆行属性,也具备传统航空器的飞行属性。当飞行汽车在陆地上行驶时,为了避免地面的石子等物体飞溅损坏车身底部,需要在车身下方安装护板以进行保护。
相关技术中,一些护板采用PP(聚丙烯)颗粒与增强剂注塑成型,为保证结构强度,这样制成的护板的厚度较厚,导致护板的单位面积重量较重,难以满足飞行汽车的轻量化要求,并且PP材料的护板隔音性能较差;另外,一些护板采用更轻量的PET(涤纶树脂)材料模压成型,但是PET的吸水率过大,在飞行汽车涉水之后,护板因吸水导致增重非常严重,同样难以满足飞行汽车的轻量化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部件成型方法、防护板及飞行汽车,能够同时满足防护板等成型部件的防水、轻量化以及隔音性能的要求。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部件成型方法,包括:分别将第一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多孔纤维材料的一侧,及将第二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另一侧,形成夹层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的熔点和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的熔点分别低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熔点;
将所述夹层结构在第一加热温度进行加热定型,形成预成型体,所述第一加热温度高于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的熔点和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的熔点,及所述第一加热温度低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熔点,使得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和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受热而收缩,从而使所述预成型体保持稳定形态;
将所述预成型体在第二加热温度进行加热并在模具中模压成型,所述预成型体形成成型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加热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加热温度,使得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和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在受压后能够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更加紧密融合,并在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两侧成膜,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冷却形成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冷却形成第二防水层,所述预成型体中间的所述多孔纤维材料至少部分能够维持纤维状态,具有多孔隙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别将第一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多孔纤维材料的一侧,及将第二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另一侧,形成夹层结构,包括:
将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沿厚度方向相互嵌连;
将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沿厚度方向相互嵌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沿厚度方向相互嵌连;将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一侧,并将所述第二热塑纤维材料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沿厚度方向相互嵌连,包括:
将厚度为2mm至3mm的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铺设于8mm至10mm的所述多孔纤维材料的一侧,通过针刺工艺将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沿厚度方向相互嵌连,所述第一热塑纤维材料与所述多孔纤维材料嵌连后的总厚度为6mm至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蓝牙基带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