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方法和加氢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3798.4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1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亭;汪静;蒋祖威;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F17C13/00;F17C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小林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氢站的加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加氢站管辖区域内的全部用户车辆的车辆位置、实时车载储氢量S及氢消耗速度;根据车辆位置、实时车载储氢量S及氢消耗速度计算下一加氢活动的加氢量;根据所述下一次加氢活动的加氢量及加氢站的站内氢储量进行比较,若站内氢储量不小于下一次加氢活动的加氢量,则不需预先启动氢气压缩机;如站内氢储量小于下一次加氢活动的加氢量,则预先启动氢气压缩机对站内氢储量进行补充。通过上述,本发明采集区域内用户车辆数据,由主控计算机分析并预测后续加氢需求,提前进行生产安排,减少高峰期加氢用户等待时间和减少压缩机启动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氢站及加氢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障加氢能力,当前加氢站通常采用冗余设计,压缩机采用一用一备的配置,氢储罐(或高压气瓶)数量也往往采用冗余配置。运行阶段当设备正常运行时或者加氢负荷在设计额定范围内时,备用压缩机和氢储罐(或高压气瓶)则处于保养状态;一旦加氢需求超过标准设计需求或者设备出现异常,即启动备用压缩机和氢储罐(或高压气瓶)进行能力补充。一方面基于冗余设计理念,备用设备(压缩机、氢储罐、气瓶)等未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当设备正常运行时或者加氢负荷在设计额定范围内时备用设备需紧急投用,响应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氢站的加氢方法,能保证氢站存量,以便能及时供用户车辆存氢。
本发明另一个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加氢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加氢站的加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加氢站管辖区域内的全部用户车辆的车辆位置、实时车载储氢量S及氢消耗速度;
根据车辆位置、实时车载储氢量S及氢消耗速度计算下一加氢活动的加氢量;
根据所述下一次加氢活动的加氢量及加氢站的站内氢储量进行比较,若站内氢储量不小于下一次加氢活动的加氢量,则不需预先启动氢气压缩机;如站内氢储量小于下一次加氢活动的加氢量,则预先启动氢气压缩机对站内氢储量进行补充。
作为优选,同时对未来进入加氢站的用户车辆的顺序进行预测:
预设用于警示需要加氢预警值Smin,
对应每台用户车辆,根据该用户车辆的实时车载氢储量S、氢消耗速度m,得到实时车载氢储量S可支撑用户车辆继续行驶的时间tn=(S-Smin)/m,tn代表经过时间tn之后,该用户车辆即需在加氢站加氢;
把区域内全部用户车辆的时间tn从小到大进行进行排序,即可得导未来进入加氢站的用户车辆的顺序。
作为优选,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区域内全部用户车辆的加氢位置需求,若区域内用户车辆如需在此加氢站加氢,则无需反馈,默认纳入加氢序列排队和安排计划;若区域内用户车辆不在此加氢站加氢,则传送反馈信号N至本区域的加氢站的主控计算机,将该不纳入加氢序列排队,不安排加氢计划,即对于未来进入加氢站的用户车辆的顺序要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车辆位置、实时车载储氢量S及氢消耗速度计算下一加氢活动的加氢量,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实时车载氢储量S、氢消耗速度,计算出用户车辆剩余可行驶里程D;当用户车辆剩余可行驶里程D小于预先设定值D0时,即可判断该用户车辆有加氢需求;当有n辆用户车辆有加氢需求时,则对n辆用户车辆的总加氢量进行计算求和,即得到下一加氢活动的加氢量。
作为优选,采集备用加氢设备的可加氢量,若备用加氢设备的可加氢量和加氢站的站内氢储量的总和小于下一加氢活动的加氢量,即调度外部氢气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7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片剂冲压模具及该模具上冲模
- 下一篇:一种单晶生长方法及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