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暂稳态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3726.X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谈竹奎;刘斌;唐赛秋;张秋雁;代吉玉蕾;张锐锋;徐宏伟;胡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00;G01R21/00;G01R21/06;G06N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稳态 特征 侵入 负荷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暂稳态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它包括:获取负荷运行时的电压和电流数据,由此获得负荷的功率序列,包含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采用滑动窗口算法检测负荷的投切状态,并分离出负荷的暂态数据和稳态数据;分别从获得的暂态数据和稳态数据中提取所需的电气特征量,获得各自的特征向量;将暂态特征向量输入至训练好的XGBoost模型中,将稳态特征向量输入至训练好的随机森林RF模型中,得到各自的识别结果;将分类识别结果构造基本概率分配BPA,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更多地利用了用电设备的信息,提高了负荷识别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负荷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暂稳态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需求和行业技术的发展,电网逐步迈向智能化。负荷监测和识别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吸引学者和企业投入到对其研究当中。
目前,国际上的负荷识别方式主要采取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种。其中侵入式识别方式(ILM)需要在各个电气设备安装一个监测模块,虽然识别效果准确,但是由于其存在安装不便捷、成本高昂、维护困难等问题,导致这种方式难以大范围推广;而非侵入式负荷识别(NILM)仅需要在用户用电的入线端安装监测设备,具有部署简单、成本低廉、维护简单的特点。NILM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原始电气信号的获取与处理、负荷投切事件检测、负荷特征的提取、负荷类型识别。
现有的NILM方法大多数仅提取负荷的稳态特征或暂态特征,然而由于某些用电设备具有非常相似的稳态特征或暂态特征,无法有效区分,因此使用单一的稳态特征或暂态进行负荷识别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融合暂稳态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仅提取负荷的稳态特征或暂态特征进行负荷识别,,使用单一的稳态特征或暂态进行负荷识别具有局限性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融合暂稳态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它包括:
步骤S1、获取负荷运行时的电压和电流数据,由此获得负荷的功率序列,包含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步骤S2、采用滑动窗口算法检测负荷的投切状态,并分离出负荷的暂态数据和稳态数据;
步骤S3、分别从获得的暂态数据和稳态数据中提取所需的电气特征量,获得各自的特征向量;
步骤S4、将暂态特征向量输入至训练好的XGBoost模型中,将稳态特征向量输入至训练好的随机森林RF模型中,得到各自的识别结果;
步骤S5、将步骤S4输出的分类识别结果构造基本概率分配BPA,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
所述的电压、电流数据为大于100Hz的高频数据。
步骤S2所述分离出负荷的暂态数据和稳态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S2-1、设置长度为2N的滑窗,在有功功率序列中滑动;
步骤S2-2、分别计算滑窗后N个功率的平均值和前N个功率的平均值并计算差值δ:
如果δ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T1,T1>0,则判断为负荷接入;如果δ小于设定的第二阈值T2,T2<0,则判断为负荷断开;
步骤S2-3、判断为负荷接入后,根据下式计算稳态判据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7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