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采空区探测综合解释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2332.2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5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梁盛军;余学中;王明;于云鹏;马千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采空区 探测 综合 解释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采空区探测综合解释方法及系统,首先在地下空间采空区的探测区域内,获取探测区域的地球物理数据、钻孔数据以及地质条件,地球物理数据包括电性数据、磁性数据以及重力数据;然后基于地球物理数据以及钻孔数据,确定出采空区在所述探测区域内的初始分布层位以及采空区的物性特征;此后对电性数据以及磁性数据进行反演,得到探测区域的三维电性结构,基于磁性数据、重力数据以及初始分布层位,确定采空区在所述三维电性结构内的初始范围;最后基于钻孔数据,对初始范围进行校正,并基于初始范围的校正结果,确定采空区的分布范围。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少钻探工作量,提高采空区探测准确度,缩短勘探周期,为后期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地下采空区探测综合解释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法是资源和能源探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以地壳中各种类型的物质的导电性、极化率等性质的差异为基本依据,通过观测电磁场的时空分布,实现地下目标体的有效探测。
地下地质体与围岩密度通常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差异,引起重力异常,在地质体尺寸足够大,存在一定的剩余质量,附近干扰水平较低、埋藏条件有利的时候,地质体引起的重力异常能够被仪器探测,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得到地下地质体空间分布以及物性特征等信息。
含有磁性的物质产生的磁场与地球磁场叠加,产生的新磁场发生畸变。通过探测分析被勘探物质引起的磁异常,研究被勘探物质的空间分布。磁力探测成本较低、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较广。
钻探是直接获取地下物质的方法手段,能够准确的获得钻孔点的地下物质信息。获得的样品空间位置最为精确,能够通过测试得到对应的电性、磁性、重力信息和组成成分。
现有的技术中,虽然电磁法、磁法和重力采用的探测数据均可以从地面和空中获取,但是单独一个参数解释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采空区探测综合解释方法及系统,其能够大大减少钻探工作量,提高采空区探测准确度,缩短勘探周期,为后期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采空区探测综合解释方法,包括:
在地下空间采空区的探测区域内,获取所述探测区域的地球物理数据、钻孔数据以及地质条件,所述地球物理数据包括电性数据、磁性数据以及重力数据;
基于所述地球物理数据以及所述钻孔数据,确定所述采空区在所述探测区域内的初始分布层位以及所述采空区的物性特征;
对所述电性数据以及所述磁性数据进行反演,得到所述探测区域的三维电性结构,基于所述磁性数据、所述重力数据以及所述初始分布层位,确定所述采空区在所述三维电性结构内的初始范围;
基于所述钻孔数据,对所述初始范围进行校正,并基于所述初始范围的校正结果,确定所述采空区的分布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地球物理数据以及所述钻孔数据,确定所述采空区在所述探测区域内的初始分布层位以及所述采空区的物性特征,包括:
基于所述钻孔数据,对所述地球物理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概化出所述探测区域内各地层的物性特征以及所述采空区的物性特征;
基于所述各地层的物性数据以及所述钻孔数据,对所述采空区的层位进行初始化,确定所述初始分布层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地球物理数据以及所述钻孔数据,确定所述采空区在所述探测区域内的初始分布层位以及所述采空区的物性特征,之前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未经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2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