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科用胸腔穿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0920.2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史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A61M21/02;A61H9/00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胸腔 穿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科用胸腔穿刺设备。壳体组件包括立柱、连接板和固定筒;活动筒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处设有密封盖;转动结构包括支撑杆、摩擦轮、棘轮件和挡板;摩擦轮、棘轮件和挡板三者依次固定连接,且可转动地同轴安装于支撑杆;使得穿刺针下移时摩擦轮顺时针转动;传动结构配置成在穿刺针下移达到预设值时,使得传动结构向棘轮件方向偏转并完成与棘轮件的卡挡;同时带动密封盖移动实现对通气孔的封堵,并形成负压环境,进而在穿刺针继续下移时,使得活动筒内腔负压不断变化。本发明提高了胸腔穿刺的稳定性和固定性,同时还起到了缓解患者紧张和肌肉松弛的目的,避免了误触或误操作易导致穿刺引流失败的情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科用胸腔穿刺设备。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通常是用于确诊胸腔内是否有炎症或用于治疗胸腔疾病穿刺引流等问题,同时还可用于确诊是否有胸腔积水的症状,如果患者有胸腔积液的情况下,也要通过做胸腔穿刺进行检查。而在现有技术的胸腔穿刺引流过程中,穿刺针插入时稳定性较差,进而导致穿刺针晃动,甚至容易被拔出,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痛苦,甚至也会破坏胸腔内部的组织器官。进一步讲,现有技术的穿刺针在刺入患者体内时,虽然有麻药的作用,但是由于患者自身的紧张可能伴随着肌肉收紧,导致穿刺针插入阻力较大,进而会造成穿刺插入的过程对患者来讲较为折磨和痛苦。而且现有技术的穿刺针在引流期间容易活动甚至脱出,其固定性较差,容易导致穿刺引流手术的失败,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手术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科用胸腔穿刺设备,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技术的穿刺设备稳定性和固定性较差、误触或误操作容易导致穿刺针向外退出进而造成穿刺引流失败、因患者紧张造成肌肉收紧而无法进行快速安全穿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呼吸科用胸腔穿刺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科用胸腔穿刺设备,包括壳体组件、穿刺针、活动筒、转动结构和传动结构;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下分布的立柱、连接板和固定筒;所述立柱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穿刺针可上下滑动且可转动地匹配安装;所述连接板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立柱连接、下端与固定筒连接;所述固定筒为环形结构;
所述活动筒套接于固定筒的内侧,保持二者可上下滑动且不可相对转动;所述活动筒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设有适配结构且可滑动的密封盖,所述通气孔的一侧还设有凹槽,使得密封盖处于凹槽时,通气孔打通,密封盖与通气孔完全重合完成封堵;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支撑杆、摩擦轮、棘轮件和挡板;所述支撑杆为U型结构,且两端分别与立柱连接固定;所述摩擦轮、棘轮件和挡板三者依次固定连接,且可转动地同轴安装于支撑杆;所述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棘轮件的外径;所述摩擦轮与穿刺针摩擦传动,使得穿刺针下移时摩擦轮顺时针转动;
所述传动结构,配置成固定筒接触人体皮肤状态下,并在穿刺针下移达到预设值时,使得传动结构向棘轮件方向偏转完成与棘轮件的卡挡,保持棘轮件可单向转动;同时带动密封盖移动实现对通气孔的封堵,并形成活动筒内腔的负压环境,进而在穿刺针继续下移时,使得活动筒上下往复运动,内腔负压不断变化直至穿刺针插入到指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0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核酸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烘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