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成型用模具、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及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7511.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泰之;小林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29C33/42 | 分类号: | B29C33/42;B29C33/38;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成型 模具 制造 方法 | ||
轮胎成型用模具具备胎面压花体,该胎面压花体由在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压花体分段构成,对轮胎的胎面接地面进行压花,所述压花体分段具有:主体部,其将所述轮胎的胎面接地面的外轮廓成型;以及多个突条部,其从该主体部沿所述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径向延伸,对所述轮胎的胎面接地面赋予沟形状,所述多个突条部包含第1突条部和与该第1突条部交叉地延伸的第2突条部,其中,所述第1突条部在该第1突条部的侧面具备凹部,该凹部沿所述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径向延伸,所述第2突条部在该第2突条部的端部具备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形状,所述连接部嵌合于所述凹部。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11月7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2020年8月2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41404(国家申请号:201880089971.4)、发明名称为“轮胎成型用模具、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及轮胎”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成型用模具、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及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轮胎成型用模具将由各种橡胶构件等构成的未硫化的生胎硫化成型来制造轮胎。在轮胎成型用模具中,在用于将轮胎的胎面接地面进行压花的胎面压花面设有用于对该胎面接地面赋予各种沟、刀槽花纹等的骨、刀片等(突条部)。
一般来讲,在轮胎成型用模具的胎面压花面上设置的骨、刀片等是通过在利用机械加工预先成型的主体部中植入该骨、刀片等(例如专利文献1)、或者在利用铸造将主体部成型的同时包铸该骨、刀片等(例如专利文献2)等而设置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64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166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在期望轮胎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的趋势中,轮胎的胎面花纹处于复杂化的倾向。为了将具有复杂的胎面花纹的轮胎成型,需要具有与该复杂的胎面花纹对应的胎面压花面的轮胎成型用模具,但这样的模具的制造困难,此外也存在模具的强度有问题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制造且改善了强度的轮胎成型用模具。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得到改善了强度的轮胎成型用模具的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制造方法。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具有复杂的胎面花纹也能够容易地制造的轮胎。
在第1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具备胎面压花体,该胎面压花体由在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压花体分段构成,该胎面压花体对轮胎的胎面接地面进行压花,所述压花体分段具有:主体部,其将所述轮胎的胎面接地面的外轮廓成型;以及多个突条部,其从该主体部沿所述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径向延伸,对所述轮胎的胎面接地面赋予沟形状,所述多个突条部包含第1突条部和与该第1突条部交叉地延伸的第2突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突条部在该第1突条部的侧面具备凹部,该凹部沿所述轮胎成型用模具的径向延伸,所述第2突条部在该第2突条部的端部具备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形状,所述连接部嵌合于所述凹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嵌合”是指第1突条部的凹形状的内廓形状与第2突条部的连接部外廓形状一致,该凹部被该连接部完全恰到好处地填补的状态。
本发明的轮胎的特征在于,该轮胎是使用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制造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7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