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瓷绝缘子注浆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5949.1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7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游佳昕;王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萍乡华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26 | 分类号: | C04B33/26;C04B33/13;C04B33/04;B28B1/26;B28B13/06;B28B1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张雪娟 |
地址: | 337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成型 方法 | ||
1.一种瓷绝缘子注浆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混合,球磨制备泥浆;
S2、将球磨好的泥浆进行过筛除铁、陈腐处理;
S3、打开成型模具,将过筛除铁后的泥浆注入成型模具中,注浆压力为3~5MPa,同时对成型模具进行离心,直至注浆完成,关闭离心;然后对成型模具内部进行抽真空,以将泥浆中的气体抽走,得到坯体;
S4、待坯体具有一定强度后,脱模;
S5、将坯体进行干燥,得到绝缘子生坯;
所述步骤S1中,将铝矾土10~20份、高岭土15~25份、拜来石5~10份、水曲柳粘土/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4~8份、三聚磷酸钠0.5~1.5份、锆英砂3~5份、纳米氮化硅1~3份、硅藻土/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5~10份为原料进行混合;
所述步骤S1中,水曲柳粘土/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0g水曲柳粘土加入0.01g硅烷偶联剂中进行改性处理,干燥,得到改性水曲柳粘土;将1g聚丙烯纤维加入30mL乙醇中,超声分散20~30min,加入所述改性水曲柳粘土,继续超声分散30~40min,最后干燥,得水曲柳粘土/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S1中,硅藻土/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3~4g环己烷和4~5g三乙胺混合配制成溶液,随后投入0.8~1g钛酸四丁酯、0.6~0.8g硬脂酸,搅拌混合后向体系滴加氨水,调节体系pH值为7.8,随后加入4~5g硅藻土、4~5g纳米碳酸钙、0.08~0.1g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后将体系加热至112~118℃,反应0.5~1h,最后干燥,即得硅藻土/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S5中,先将坯体在温度为20~30℃、湿度为30~40%下放置3~5天;然后将坯体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先以0.5~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0~60℃干燥5~10h,然后以1~3℃/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90℃干燥3~6h,最后以4~6℃/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0~120℃干燥1~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绝缘子注浆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离心速度为800~1500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绝缘子注浆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1~-0.1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绝缘子注浆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步骤S5得到的绝缘子生坯进行烧成,得到绝缘子基体,然后在绝缘子基体上覆盖保护层,形成所述保护层的原料包括:改性环氧树脂/蒙脱土复合材料20~30份、改性疏水二氧化硅3~5份、聚丙烯酸酯5~8份、硅丙乳液2~3份;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6~8份、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4~5份、水10份、无水乙醇50份混合,获得改性混合液;然后将5~10份蒙脱土加入改性混合液中,升温至80~90℃,保温3~4h后自然冷却,静置10~20h;最后将聚四氟乙烯蜡乳液3~5份、环氧树脂20~30份加入改性混合液中,升温至60~65℃,保温3~4h后自然冷却,静置10~20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蒙脱土复合材料;
所述改性疏水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SiO2放入马弗炉中,以3~5℃/min的速度加热至200~300℃,然后保温2~4h;将纳米SiO2取出冷却后加入无水乙醇中,缓慢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SiO2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0.8~1.5,在60~80℃下反应20~30h;最后将处理后的纳米SiO2放入马弗炉,以1~3℃/min的速度升至150~200℃,然后保温2~4h,得到改性疏水二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萍乡华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萍乡华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59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