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老化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4848.2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9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明星;卢建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冯建华;谢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模组 老化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老化检测设备,涉及液晶模组技术领域。该液晶显示模组老化检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工具存放箱,所述机体的外壁开设有观察窗,所述机体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端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的外端,所述机体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检测灯,所述机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机体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传动机构。通过设置夹持机构,使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厚度的液晶模板,从而能够在对液晶模组进行检测时,无需更换相应的夹持装置,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模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老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模组简单点说就是屏加背光灯组件。液晶电视的显示部件就是液晶模组,其地位相当于CRT中的显像管。其他部分包括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当然还有外壳什么的。模组主要分为屏和背光灯组件,两部分被组装在一起,但工作的时候是相互独立的。液晶显示的原理是背光灯组件发出均匀的面光,光通过液晶屏传到我们的眼睛里。屏的作用就是按像素对这些光进行处理,以显示图像。两个部分都含有大量的部件,在户外用的液晶显示模组制造完成后后,需要通过紫外线老化检测箱对其进行老化检测,俩了解产品使用多少年后的老化情况。
现有的对液晶模组进行检测,通常通过夹具将液晶模组进行夹持后通过检测灯的照射进行检测,而液晶模组相对比较脆弱,导致了在夹持过程中容易对液晶模组造成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夹持力较小又容易使液晶模组掉落,并且液晶模组的厚度大小型号各有不同,无法适应不同型号的液晶模组;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老化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老化检测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老化检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工具存放箱,所述机体的外壁开设有观察窗,所述机体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端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机体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检测灯,所述机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机体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的外端,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底端设置有摩擦软垫。
优选的,所述夹块的上端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块的侧壁且铰接在推杆上。
优选的,所述推杆贯穿且滑动连接在固定块的侧壁上,所述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外端设置有摩擦软垫。
优选的,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上,所述滑槽开设在电动伸缩杆的外端与固定块的内壁上,所述滑槽的底部与弹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杆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滑动连接在固定框的内壁上,所述螺纹套与电动伸缩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中心轴贯穿固定框且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相啮合,所述锥齿轮二转动连接在连接框的内壁上,所述锥齿轮二的中心轴贯穿连接框的侧壁且与摇柄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摇柄转动连接在连接框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锥轮,所述限位锥轮贯穿机体的侧壁与支撑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机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杆的外端设置有同样的夹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4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