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复叠连续固体吸附碳捕集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3848.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伟;张宸;苏亭宇;张鑫琦;吴韶飞;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F17D1/02;C01B32/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连续 固体 吸附 碳捕集 系统 运行 方法 | ||
1.一种多级复叠连续固体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质单元,所述回质单元的输入端与进口管相连通,用于接收含碳气体;
富集部,所述富集部的输入端与所述回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富集部的净化气输出端与外部大气连通,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含碳气体,吸附所述含碳气体内的二氧化碳并暂存;
分离部,所述分离部的输入端与所述富集部的碳吸附气体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分离部的净化气输出端与所述回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接收经所述富集部富集后的碳吸附气体,吸附富集后的所述碳吸附气体内的二氧化碳并暂存;
纯化部,所述纯化部的输入端与所述分离部的碳吸附气体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纯化部的净化气输出端与所述回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接收经所述分离部分离后的碳吸附气体,吸附分离后的所述碳吸附气体内的二氧化碳并暂存;
应用单元,所述应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纯化部的碳吸附气体输出端相连通,用于对经过富集、分离和纯化后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应用;
工业废热导通部,分别连通至所述富集部、所述分离部和所述纯化部,用于提供热量至所述富集部、所述分离部和所述纯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叠连续固体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缓冲容器和第二缓冲容器;
所述第一缓冲容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富集部的碳吸附气体输出端和所述分离部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缓冲容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分离部的碳吸附气体输出端和所述纯化部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复叠连续固体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部包括至少两个富集装置;
每一所述富集装置的输入端均与所述回质单元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回质单元的输出端处设有回质单元输出单向阀,每一所述富集装置的输入端处均设有入口阀;
每一所述富集装置的净化气输出端均与外部大气连通,每一所述富集装置的碳吸附气体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缓冲容器的输入端相连通;
且每一所述富集装置的净化气输出端和碳吸附气体输出端均依次设有富集单向阀和富集排气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复叠连续固体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包括至少两个分离装置;
每一所述分离装置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一缓冲容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容器的输出端处设有第一缓冲容器输出单向阀,每一所述分离装置的输入端处均设有入口阀;
每一所述分离装置的净化气输出端均与所述回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通,每一所述分离装置的碳吸附气体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缓冲容器的输入端相连通;
且每一所述分离装置的净化气输出端和碳吸附气体输出端均依次设有分离单向阀和分离排气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复叠连续固体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部包括至少两个纯化装置;
每一所述纯化装置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二缓冲容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缓冲容器的输出端处设有第二缓冲容器输出单向阀,每一所述纯化装置的输入端处均设有入口阀;
每一所述纯化装置的净化气输出端均与所述回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通,每一所述纯化装置的碳吸附气体输出端均与所述应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通;
且每一所述纯化装置的净化气输出端和碳吸附气体输出端均依次设有纯化单向阀和纯化排气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复叠连续固体吸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和所述纯化装置均为碳吸附装置;
所述碳吸附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原料气富集单元、填充单元和排气富集单元;所述原料气富集单元上设有所述碳吸附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排气富集单元上设有所述碳吸附装置的净化气输出端和碳吸附气体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38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区块链系统中管理账户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ICT自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