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细砂冲击压缩特性和吸热相变的数学模型及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3472.3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1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亮;田宙;张海波;寿列枫;贾雷明;曹渊;王智环;钟巍;王淑霏;何增;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1;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细砂 冲击 压缩 特性 吸热 相变 数学模型 建模 方法 | ||
1.一种考虑细砂冲击压缩特性和吸热相变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流体模型控制方程、气相状态方程封闭模型、固相状态方程封闭模型、相间阻力作用模型、相间热交换率模型及相间传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细砂冲击压缩特性和吸热相变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双流体模型控制方程如下:
气相质量守恒方程:
式中,εg为单位体积中气相所占的体积分数,ρg为气相密度,vg为气相的速度向量,Γg是相间质量交换率,▽为哈密顿算子;
气相动量守恒方程:
式中,▽εp是εp的梯度,pg代表气相分压,np代表固相粒子数密度,FD(S)代表相间动量交换率,vp为固相的速度向量,Γp代表相间质量交换率;
气相能量守恒方程:
式中,Eg代表气相单位质量总能量,FD(S)代表相间动量交换率,Qp(S)是相间热交换率;
固相质量守恒方程:
式中,εp单位体积中固相所占的体积分数,ρp为固相密度,vp为固相的速度向量;
固相x、y、z方向动量守恒方程:
式中,pp代表固相分压;
固相能量守恒方程:
式中,Ep代表固相单位质量总能量;
固相粒子数守恒方程:
气相和固相体积分数之间所满足的关系:
εg+εp=1
固相粒子数密度和固相体积分数满足如下关系:
式中,dp代表颗粒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细砂冲击压缩特性和吸热相变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状态方程封闭模型如下式:
固相单位质量总能量Ep与单位质量比内能ep满足如下关系:
固相分压pp与气相分压pg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pp=εppg+pp,K
式中,pp,K为颗粒-颗粒、颗粒-壁面碰撞引起的碰撞正应力;
采用凝聚介质状态方程描述细砂的冲击压缩响应特性,pp,K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固相颗粒材料密度;c0是固相正常状态下的声速,εp,max是固相最大堆积体积分数,γ是状态方程参数,是压缩状态下固相质量比内能的增量,Δep,H是冲击引起固相质量比内能的增量,Δep,Ref是温升引起固相质量比内能的增量,ep,Ref是固相参考质量比内能,Tp,Ref是固相参考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细砂冲击压缩特性和吸热相变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相间阻力作用模型如下:
采用牛顿阻力公式描述相间阻力作用,相间阻力FD(S)的计算公式形式如下:
式中,CD为相间阻力系数;
CD计算公式形式如下:
颗粒雷诺数Rep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μ为流体动力粘性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34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