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检测航空煤油性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2743.3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4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恩浩;李禄生;孟祥展;叶凡;徐擎立;李明;刘矫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33/28;G06F17/16;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景艳伟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检测 航空 煤油 性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航空煤油性质的方法,属于航空煤油性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获取多个航空煤油样品的理化性质数据;采集多个航空煤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并对该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至少两次优化处理;建立航空煤油理化性质数据与近红外光谱数据相关联的分析模型;采集待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至少两次优化处理,将优化处理后的数据代入所述分析模型,以得到所述待测样品的理化性质。本发明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合适的建模方法相结合的复合检测技术,可实现快速检测航空煤油的理化性质,该方法具有光谱信息采集速度快、灵敏度高、价格低廉以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煤油性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航空煤油性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对航空煤油的安全供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航空煤油的理化性质决定其存储方式、运输过程以及生产工艺和应用范围等,因此,获取航空煤油的理化性质至关重要。传统的航空煤油性质检测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航空煤油性质数据,但其操作复杂,实验耗时长,且受限于专业的实验室空间,很难满足航空煤油日常运输、储存及发运过程中对航空煤油性质数据实时监测的要求。基于此,实现航空煤油理化性质快速检测对指导航空煤油储存以及企业的日常生产意义重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前景。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快速检测航空煤油性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快速检测航空煤油性质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航空煤油性质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获取多个航空煤油样品的理化性质数据;
采集所述多个航空煤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并对该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至少两次优化处理;
建立所述航空煤油理化性质数据与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相关联的分析模型;
采集待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至少两次优化处理,将优化处理后的数据代入所述分析模型,以得到所述待测样品的理化性质。
可选的,所述理化性质包括密度、冰点、闪点、初馏点、50%回收温度和终馏点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的,利用透射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所述航空煤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其中,
采集范围为4000cm-1~12000cm-1,扫描次数范围为5次~120次,分辨率范围为7cm-1~9cm-1,测量温度范围为17℃~25℃。
可选的,所述对该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至少两次优化处理,包括:
利用二阶导数和数据平滑法对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第一次优化处理;
利用PCA-MD法进行第二次优化处理,以剔除异常航空煤油样品。
可选的,利用数据平滑法对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第一次优化处理,包括:
利用所述数据平滑法对全部航空煤油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窗口宽度范围为5-10的Savitzky-Golay一阶导数处理。
可选的,利用PCA-MD法进行第二次优化处理,以剔除异常航空煤油样品,包括:
采用PCA-MD法计算第一次优化处理后航空煤油样品的马氏距离值和马氏距离标准方差;
根据所述马氏距离值和马氏距离标准方差得到异常航空煤油样品的马氏距离阈值;
将每个第一次优化处理后航空煤油样品的马氏距离值与所述异常航空煤油样品的马氏距离阈值比较,响应于所述马氏距离值大于马氏距离阈值时将其对应样品剔除。
可选的,所述马氏距离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