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原子轨迹的热中子散射律数据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2730.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8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祖铁军;汤勇强;曹良志;吴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06N1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子 轨迹 热中子 散射 数据 计算方法 | ||
一种基于原子轨迹的热中子散射律数据计算方法,利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的原子轨迹,首先计算经典力学的自热散射律数据,通过构造一个特征函数,建立经典力学的自中间散射函数和量子力学的自中间散射函数的联系,通过量子修正的方式得到考虑量子效应的自热散射律数据;通过构造集体结构因子建立经典力学的自热散射律数据与热散射律数据的联系,且近似的认为,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自热散射律数据和热散射律数据满足同样的关系式,进而得到量子力学下的热散射律数据;最后通过束缚态散射截面的加权,得到总的热散射律数据。本发明计算方法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可以产生高精度的热散射律数据,为中子学计算提供精确可靠的热中子散射截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数据处理和反应堆中子学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原子轨迹的热中子散射律数据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中子占据重要作用的核设施中,需要对热中子在各种材料,特别是慢化材料中的散射行为有准确的描述。热中子的散射行为主要受三种效应的作用:材料中靶核的热运动,靶核的化学键作用和散射中子波的干涉效应。评价核数据库采用热中子散射律数据(以下简称热散射律数据)描述以上效应,热散射律数据是与散射的靶材料相关的。热散射律数据的精度对核反应堆设计、辐射屏蔽计算、核反应堆临界安全分析以及冷中子源设计等的计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准确计算。
Van Hove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散射原子时空关联函数的双重傅里叶变换推导得到了热散射律数据。然而,当时的计算条件难以直接得到量子力学下散射原子的时空关联函数。于是,Sjolander等人,基于立方近似和高斯近似,采用声子展开方法推导了由声子态密度表示的热散射律数据。这种方法后来成为国际上主流的处理热散射律数据的方法。近年来,美国、日本、阿根廷的研究人员陆续发现该方法的近似处理会对热散射律数据造成较大误差,采用一声子修正方法和德拜-沃勒矩阵等方法去除或减小其中的近似。但以上研究都是在传统理论框架下针对个别问题建立解决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方法精度低的问题。此外,该理论框架对于不同的液体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扩散模型,适用性不广。
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发明一种适用性广、能准确地计算热散射律数据的方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水平的发展,有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基于经典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方法(以下简称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获得原子的轨迹,进而可以得到原子的时空关联函数,为通过原子轨迹计算热散射律数据提供了可能。然而,直接采用经典力学得到的原子轨迹,无法准确描述热中子与靶材料散射过程中的量子效应,其计算结果与慢化材料真实的热散射律数据存在差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直接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得到的原子轨迹,无法准确描述热中子与靶材料散射过程中存在的量子效应,以及基于声子态密度的理论框架通用性不广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经典分子动力学得到的原子轨迹,然后通过量子修正的方式考虑热中子与靶材料散射过程中的量子效应的通用的高精度的热散射律数据计算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基于原子轨迹的热中子散射律数据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读取经典分子动力学软件计算得到的靶材料中各个原子随时间t变化的坐标信息其中j为原子的序数;
步骤2:针对步骤1读取的坐标信息,按照自中间散射函数的定义,利用公式(1)计算得到基于经典力学的原子轨迹的自中间散射函数,即经典力学的自中间散射函数,以供后续步骤进行量子修正;公式(1)中对多个离散的时间步求平均的目的是,消除自中间散射函数的随机效应,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式中:
——倒晶格矢量长度为κ,时间为t的经典力学的自中间散射函数,其中c表示经典力学
N——经典分子动力学计算体系中目标原子总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