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32634.1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0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任陈铭;吴沛勋;李鸿健;黄彦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嵌式触控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与设置在其中的触控单元,显示单元具有相对的显示面与非显示面;导电框体,设置于显示单元在非显示面的一侧;绝缘油墨,铺设于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壁,并且延伸至非显示面;第一导电油墨,铺设于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壁,并且延伸至非显示面,第一导电油墨的至少一部分是铺设于绝缘油墨上;以及双面胶,设置于显示单元与导电框体之间,以固定显示单元与导电框体;其中,第一导电油墨与导电框体电性连接以形成一静电放电路径。通过提升触控显示装置在侧壁的静电防护能力,本发明可以防止过大的静电电压在显示装置的可视区边缘发生局部的黑屏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面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嵌式触控(Embedded TouchPanel,ETP)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与触控技术的成熟,整合触控装置的显示面板成为市场主流。按照触控面板的整合方式,触控显示装置分为外挂式(Add-On)与内嵌式(Embedded)。以液晶显示装置(LCD)为例,外挂式是将触控面板设置于液晶显示模组(LCM)上,内嵌式是将触控面板设置于液晶显示模组内。相较外挂式,由于内嵌式具备降低厚度与简化制程的优势,因此面板厂商正积极投入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的研发。
而因应电子产品应用环境的多元与复杂化,面板厂商对触控显示装置的要求日趋严苛,其中一个测试项目是电子产品的抗静电能力。环境中存在的人体静电与机械静电,都可能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对此,固态技术协会(JEDEC)制定了人体静电放电模式(HumanBody Model,HBM)与机器装置放电模式(Machine model,MM)的测试,以规范静电放电(ESD)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针对静电防护,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在偏光薄膜与保护膜之间形成抗静电层能有效抑制静电的产生,从而降低静电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响。然而,当静电荷从显示装置的侧边穿过其外壳时,部分静电荷可能会直接流入并累积于显示装置的内部电路,导致内部电路失常甚至损毁。尽管现有的内部电路中已设计有静电放电电路,然而其静电防护能力通常仅止于2kV的静电电压。换句话说,在静电电压超过2kV时,累积的静电荷容易对显示装置的运作产生不良影响。举例来说,当前述的静电荷累积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薄膜电晶体(TFT)层时,扫描电极不正常的开启,致使相应的液晶层不发生扭转;接着,来自背光模组的光无法通过偏光薄膜,导致在显示装置的可视区的边缘发生局部的黑屏现象。
因此,为显示装置设计良好的静电放电结构,以避免操作异常与提升产品寿命,是面板厂商当前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升触控显示装置对显示区边缘与装置侧壁的静电防护能力。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单元,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与一非显示面;一触控单元,设置于该显示单元内;一导电框体,设置于该显示单元在该非显示面的一侧;一绝缘油墨,铺设于该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壁,并且延伸至该非显示面;一第一导电油墨,铺设于该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壁,并且延伸至该非显示面,该第一导电油墨的至少一部分是铺设于该绝缘油墨上;以及一双面胶,设置于该显示单元与该导电框体之间,以固定该显示单元与该导电框体;其中,该第一导电油墨与该导电框体电性连接以形成一静电放电路径。
可选的,绝缘油墨是铺设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至少一侧壁上,并且直至低于或等于该触控单元的水平高度。
可选的,第一导电油墨是铺设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至少一侧壁,并且延伸至高于该触控单元的水平高度。
可选的,触控单元部分裸露于该显示单元,该第一导电油墨与该绝缘油墨的至少其一者延伸至该触控单元的裸露部分。
可选的,该显示单元部分裸露于该触控单元,该第一导电油墨与该绝缘油墨的至少其一者延伸至该触控单元的裸露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2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