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设备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843.4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蔡维刚;何业勇;邓谦;齐刚宪;张猛;张亮;贺高飞;罗飞;赵晓岗;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C02F11/12;C02F11/12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徐瑶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疏浚 底泥干化 减毒降害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设备,设备由脱水装置、好氧发酵装置和混合装置组成,河道淤泥打捞后,经脱水装置脱水至含水率60%左右;好氧发酵装置培养有机质菌种辅料;混合物料堆积发酵,经过生物无害化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淤泥应用于园林绿化,土壤改良,实现淤泥处置后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还公开了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方法,该方法技术成熟,便于产业化的推广应用,处理结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实了河道淤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臭水体底泥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方法。
背景技术
黑臭水体是水体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造成黑臭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有机污染物、底泥再悬浮以及水体热污染等,城市水循环条件不足是引起黑臭水体的水动力学因素。
目前关于黑臭河道治理关键技术与实践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运用工程技术进行河道治理,包括外源减排技术、内源控制技术、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等。现有河道淤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通过在河道施工段构筑临时围堰,将河道水排干后进行干挖或者水力冲挖的清淤方法;由清淤船作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设备将淤泥开挖,并通过管道输送系统输送到岸上堆场中的水下清淤方式;以及环保绞吸式清淤等环保清淤方式。
淤泥处置存在着处理方式单一、资源化利用率低下、无害化处理设施匮乏等问题。城市发展中由于对淤泥处置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淤泥处置能力的严重不足、处置手段的严重落后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大量湿泥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使许多城市河道出现了堵塞的现象。这种问题势必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对于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改变现状的淤泥处置方式和模式是迫在眉睫和必须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设备,以综合解决黑臭河道底泥清淤、淤泥脱水,以及河道淤泥中有机质、总养分含量低,矿物油含量超标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设备,包括垃圾分拣机,垃圾分拣机依次连接储泥罐、立式搅拌机、浓缩机、卧式搅拌机、脱水机和物料混合塔,立式搅拌机和卧式搅拌机之间还连接有调理剂平台,垃圾分拣机与脱水机之间还连接有清水箱,清水箱与浓缩机之间分别设置有回流水管和清洗水管;
垃圾分拣机用于垃圾分离,将分离出的泥浆经过分砂机分砂后输送至储泥罐;
调理剂平台用于给立式搅拌机和卧式搅拌机添加絮凝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方法,采用黑臭水体疏浚底泥干化和减毒降害设备,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通过垃圾分拣机进行垃圾分离,得到泥浆;
步骤2,泥浆浓缩;
步骤3,泥浆改性调理;
步骤4,压缩脱水;
步骤5,干化泥浆和处理污泥的混合。
本发明第二个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步骤2中泥浆浓缩具体为:储泥罐输送泥浆的同时通过调理剂平台配入0.1-0.2‰的絮凝剂,通过立式搅拌机混合后输送至浓缩机中,泥浆在浓缩机中重力分层,上层清水通过泄流口排出;
其中泥浆经浓缩后含水率为95~97%;
其中步骤3中泥浆改性调理具体为:经步骤2浓缩后的泥浆输送至调理罐中进行改性反应,根据泥浆的干基重量计算改性脱水剂的重量并通过调理剂平台添加,通过卧式搅拌机搅拌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电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