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核反应堆共振自屏计算中多群等效误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1474.9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贺清明;易思宇;刘宙宇;曹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7/06 | 分类号: | G21C17/06;G21C1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核反应堆 共振 计算 中多群 等效 误差 方法 | ||
一种降低核反应堆共振自屏计算中多群等效误差的方法,采用子群方法进行共振自屏计算,获得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参考值和多群截面,采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单群固定源方程,获得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迭代值,基于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参考值和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迭代值,计算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基于多群截面和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采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多群中子输运方程,采用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修正燃料棒表面中子角通量密度;本发明方法能够考虑多群等效效应,降低共振自屏计算的多群等效误差,提高核反应堆有效增殖因数和功率分布的计算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和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核反应堆共振自屏计算中多群等效误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物理计算是核反应堆设计的重要手段,而共振自屏计算是核反应堆物理计算的基础。目前子群方法是共振自屏计算的主流方法,具有几何适应性强、计算效率高的优点。但子群方法利用子群通量归并子群截面获得多群截面,没有考虑多群等效效应,从而引入了多群等效误差。
国际上提出了BHS方法和超级均匀化方法降低多群等效误差。但是BHS方法需要引入各项异性的散射截面,增加了大量存储。超级均匀化方法引入超级均匀化因子修正多群截面,能够考虑多群等效效应。但超级均匀化化因子需要进行迭代计算,存在迭代不稳定的问题,如果迭代不收敛,有可能引入更大的多群等效误差。此外广义等效理论在理论上也能处理多群等效效应,但目前该理论仅用于处理空间均匀化效应。该理论在均匀化空间的边界定义不连续因子,采用不连续因子修正边界流,从而处理空间均匀化效应。目前国际上尚未将广义等效理论用于处理共振自屏计算中的多群等效效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核反应堆共振自屏计算中多群等效误差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处理多群等效效应,降低共振自屏计算的多群等效误差,提高核反应堆有效增殖因数和功率分布的计算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步骤1:针对核反应堆,采用子群方法进行共振自屏计算,获得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参考值和多群截面,令迭代步n=1;
步骤2:(1)如果迭代步n等于1,令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为1,基于步骤1获得的多群截面,采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单群固定源方程,获得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迭代值;(2)否则采用步骤3获得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基于步骤1获得的多群截面,采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单群固定源方程,获得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迭代值;
步骤3:基于步骤1获得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参考值和步骤2获得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迭代值,利用公式(1)计算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
式中:
Jref——步骤1获得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参考值
——迭代步n步骤2获得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迭代值
PCDF(n)——迭代步n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
PCDF(n+1)——迭代步n+1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
步骤4:如果迭代步n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和迭代步n+1的燃料棒表面偏中子流不连续因子满足公式(2),进入步骤5,如果不满足公式(2),令迭代步n=n+1,返回步骤2的(2);
|PCDF(n+1)-PCDF(n)|<10-5 公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1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头装置以及磁力计
- 下一篇:一种大带宽、低损耗的集成硅基Y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