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跨铁路营业线的钢-混结合梁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27485.X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1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朋;江智勇;王小刚;王帅;刘博;何秀满;史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0;E01D2/04;E01D21/00;E01D101/26;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1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营业 结合 施工 方法 | ||
一种上跨铁路营业线的钢‑混结合梁及施工方法。钢‑混结合梁包括钢箱梁、钢翼缘、整体混凝土顶板及防护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上跨铁路营业线的钢‑混结合梁及施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钢‑混结合梁用钢箱梁+钢翼缘结构形式,在钢箱梁两侧增设钢翼缘,钢翼缘与钢箱梁在工厂内同步加工成型,运输至现场,并结合现场情况同步吊装就位。钢翼缘既起模板支撑作用又有防护作用,并且能与整体混凝土顶板有效形成整体,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因此结构更加牢固稳定。2、钢箱梁+钢翼缘一次吊装就位,现场无需设置支架,因此减少了对运营铁路或公路的影响、施工简单且效率高、操作方便、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跨铁路营业线的钢-混结合梁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钢-混结合梁因刚度大、材料特性优、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中。传统的钢-混结合梁主要由钢箱梁、设置在钢箱梁顶部的混凝土顶板以及位于混凝土顶板两侧的混凝土翼缘板构成;施工方法是在现场先由施工人员将工厂预制的钢箱梁吊装到位,然后根据现场情况搭设满堂支架或三角托架,之后进行混凝土顶板及混凝土翼缘板的模板安装,然后在模板内绑扎钢筋,再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并达到设计强度而制成混凝土顶板及混凝土翼缘板后拆除模板和满堂支架或三角托架。但是这种施工方法存在下列问题:只适用于场地开阔、上跨规划道路或道路、铁路可以封闭交通等情况,但在上跨桥梁与下方铁路营业线、公路同方向而无法封闭的情况下,对铁路营业线、公路的影响较大且安全风险高、成本高、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跨铁路营业线的钢-混结合梁及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上跨铁路营业线的钢-混结合梁包括钢箱梁、钢翼缘、整体混凝土顶板及防护结构;其中,两个钢翼缘分别连接在钢箱梁的两侧上部,每个钢翼缘包括面板、牛腿梁和加强肋;面板的内侧边缘连接在钢箱梁的侧面上端,外侧向上延伸而形成边沿;牛腿梁沿钢箱梁的横向设置,多根牛腿梁的上端沿面板的纵向间隔安装在面板的底面上,同时牛腿梁的内端连接在钢箱梁的侧面上部;加强肋沿钢箱梁的纵向设置,多条加强肋的下端沿面板的横向间隔安装在面板的顶面上;整体混凝土顶板以现场浇筑的方式形成在钢箱梁的顶部及钢翼缘的面板上;防护结构的下端固定在钢翼缘的外侧边缘。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栏杆和封闭铝扣板,其中封闭铝扣板在现场安装在栏杆的外侧部位;栏杆的高度为1.2米,封闭铝扣板的高度为1.5米。
所述钢箱梁内填充有配重用混凝土。
本发明提供的上跨铁路营业线的钢-混结合梁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首先由工作人员在加工厂分别制成钢箱梁和钢翼缘,然后将两个钢翼缘分别连接在钢箱梁的两侧上部;
2)将防护结构上栏杆的下端固定在钢翼缘的外侧部位;
3)待铁路或公路桥梁的下部结构及垫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在施工天窗期内进行上述由钢箱梁、钢翼缘和栏杆构成的组件的现场吊装作业;
4)吊装就位后,立即在栏杆的外侧部位安装封闭铝扣板,以对两侧的防护栏杆进行全封闭;
5)开始进行铁路或公路桥梁上支座的灌浆,待支座强度达到100%后,从顶部浇筑孔向钢箱梁内部灌注配重用混凝土;
6)在钢箱梁的顶部及钢翼缘的面板上进行整体混凝土顶板的模板支设和钢筋绑扎,然后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并达到设计的强度而形成整体混凝土顶板后,拆除模板,由此形成一个更加稳固的结构体系。
本发明提供的上跨铁路营业线的钢-混结合梁及施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7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