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万向移动式AGV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3518.3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莫泉湖;李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9/00 | 分类号: | B62D9/00;B62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卢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向 移动式 agv 小车 | ||
本发明属于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万向移动式AGV小车。包括车架和万向驱动装置,所述万向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端;所述万向驱动装置包括连接部件、安装部件和驱动机构,所述连接部件与车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安装部件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及两个对称布置于安装部件的移动轮,所述驱动器与移动轮传动连接,两个移动轮可分别独立按照不同速度与方向转动。本发明提供一种万向移动式AGV小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AGV小车在狭小空间内的转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万向移动式AGV小车。
背景技术
轮对,是机车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由左右两个轮子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上所组成。轮对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把它传递给钢轨,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机车车辆各零部件。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包括前后排列设置的两个轮对和用于连接两个轮对的固定架。
在轮对或者转向架的维修过程中,轮对或者转向架都需要在不同的处理工位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轮对或转向架不同的处理。当轮对或者转向架在进行移动时,由于轮对或者转向架自身并没有动力,轮对或者转向架就需要通过AGV小车来进行牵引移动。
但是现有驱动机构通常包括设置在GAV小车底部四角处的车轮以及与驱动车轮转动的驱动器。当AGV小车进行转向时,位于GAV小车前方底部的车轮便可以进行转向,从而使得AGV小车完成转向。但是现有AGV小车的转弯半径大,需要较大的转弯空间,且AGV小车常常是在车间内进行工作,并且车间内的构造较为复杂。因此,当AGV小车到达一些较为狭窄的区域时,AGV小车便可能会困住,或者转向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万向移动式AGV小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AGV小车在狭小空间内的转向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万向移动式AGV小车,包括车架和万向驱动装置,所述万向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底端;
所述万向驱动装置包括连接部件、安装部件和驱动机构,所述连接部件与车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安装部件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及两个对称布置于安装部件的移动轮,所述驱动器与移动轮传动连接,两个移动轮可分别独立按照不同速度与方向转动。
通过在AGV小车的底部安装万向驱动装置,当AGV小车进入到狭窄的空间内后,安装部件中两侧的移动轮便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动,或者按照相同方向但是不同速度进行转动,从而便使得AGV小车转向(甚至90°横向移动),避免AGV小车困住,同时转向的效率也较高。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将两侧的移动轮进行分别驱动,于是本方案中所述驱动器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移动轮传动相连。两个驱动器可以分别驱动与之相连的移动轮按照不同方向的方向或者不同的速度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为了解决移动轮在移动时出现颠簸的问题,本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用于对所述移动轮缓冲减震。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支撑部件、缓冲弹性件和缓冲支撑件,所述移动轮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缓冲弹性件和缓冲支撑件互相对应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缓冲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缓冲弹性件互相配合并限位,所述缓冲弹性件用于随着支撑部件的运动而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件和连接部件连接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用于将安装部件和连接部件锁定,使所述安装部件和连接部件不再相向转动;
为了实现本方案中连接部件和安装部件的可转动连接。本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件和安装部件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
通过轴承来实现可转动连接,可以使得安装部件与连接部件之间摩擦力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3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