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1089.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邹毅辉;易晓坚;陈超;肖育军;蔡思奇;徐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浩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回收 处理 系统 方法 | ||
一种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净水站、超滤单元、一级反渗透单元、二级反渗透单元、EDI单元。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通过将第一浓水出口与净水站的入水口连接,以使得超滤单元排出的浓水可以重新被净水站回收利用,相较于传统水处理,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减少了大量的废水排放,提升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将第四浓水出口与第三水处理入口连接,以使得EDI单元排出的浓水直接能由二级反渗透单元回收利用,相较于传统水处理,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优化了水处理循环过程的结构,使得在保证净水效果的前提下,提升了水处理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负荷,并降低了水处理的工艺成本,提高整体水资源回收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在向前发展,水处理技术也不例外,在水处理的技术道路上,先后经历了三代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全膜法水处理工艺作为第三代水处理工艺,是将超滤、微滤、反渗透、EDI等不同的膜工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及深度脱盐的目的一种水处理工艺。全膜法处理后的出水可直接满足锅炉补给水、工艺用水、电子超纯水、回用水、循环用水等要求该工艺已成功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等多个领域。
当前,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已日趋成熟,由于其无需酸碱再生、操作简单、连续制水、出水水质稳定,在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但由于EPC项目或自备电厂项目大多在设计规划、生产时仅仅考虑了本系统、本专业、本自备火电厂内部的节水减排措施,未能放在全厂、全公司甚至整个工业园区进行废水回收处理成本的统筹规划。因此采用当前全膜法水处理工艺进行废水回收处理,存在难以平衡水资源回收利用率和工艺成本支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废水回收处理系统,解决了当前进行全膜法水处理难以平衡水资源回收利用率和工艺成本支出的问题。
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废水回收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
净水站,所述净水站用于将江河中的原水处理成清水;
超滤单元,包括第一水处理入口、第一淡水出口、第一浓水出口,所述第一水处理入口与所述净水站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浓水出口与所述净水站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超滤单元用于去除所述清水的浊度;
一级反渗透单元,包括第二水处理入口、第二淡水出口、第二浓水出口,所述第二水处理入口与所述第一淡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浓水出口与所述净水站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一级反渗透单元用于去除所述第一淡水出口输出水中的溶解性固体;
二级反渗透单元,包括第三水处理入口、第三淡水出口、第三浓水出口,所述第三水处理入口与所述第二淡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水处理入口连接,所述二级反渗透单元用于去除所述第二淡水出口输出水中的溶解性固体;
EDI单元,包括第四水处理入口、第四淡水出口、第四浓水出口,所述第四水处理入口与所述第三淡水出口连接,所述第四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三水处理入口连接,所述EDI单元用于去除所述第三淡水出口输出水中的离子并由所述第四淡水出口输出生产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1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