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制备与半胱氨酸检测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9262.9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微;邹金辉;牛利;赵博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1G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基类 氧化酶 制备 半胱氨酸 检测 应用 | ||
1.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制备NiO纳米棒;
2)首先将六水合氯化镍和草酸钠溶解于混合溶液中,在常温下磁力搅拌;
3)将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溶液,转移至100ml的反应釜中,进行充分反应;
4)然后将步骤3中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在10000rpm下离心5min,收集浅蓝色固体;
5)然后将浅蓝色固体放置在60℃的鼓风干燥箱干燥12h;
6)最后将干燥的浅蓝色固体在研钵里研磨成浅蓝色粉末;
7)再将浅蓝色粉末放置于瓷方舟内并放入马弗炉,控制马弗炉内1℃/min升温,在400℃下保温煅烧2h后降至室温,得到黑色固体粉末,标记为NiO-R;
8)然后称取特定量的NiO粉末并将其分散于10mM的PBS溶液中,得到NiO浓度为1mg/ml的PBS缓冲液;
9)以10mM的PBS溶液为溶剂,配制20μM的AR溶液作为酶底物,将NiO溶液和AR溶液作为对照实验,判断NiO纳米棒的类氧化酶模拟活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水合氯化镍的质量为0.5mmol,草酸钠的质量为1mmol,磁力搅拌时间控制在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由30ml的超纯水和20ml的乙二醇混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80℃,反应时间保证1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步骤4中得到的浅蓝色固体用超纯水和乙醇各自清洗、离心三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半胱氨酸检测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有不同浓度半胱氨酸溶液的配置:首先称取特定量的半胱氨酸粉末并将其溶于10mM的PBS溶液中,得到浓度为5mM的半胱氨酸溶液;
2)将步骤1中的溶液设定为母液,再用10mM的PBS缓冲溶液作为溶剂来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半胱氨酸溶液,最终得到含有不同浓度半胱氨酸的PBS溶液(5mM,2mM,1mM,800μM,600μM,400μM,200μM,150μM,100μM,80μM,25μM,5μM,2μM,0);
3)不同浓度半胱氨酸的荧光测试:配置含有不同半胱氨酸浓度的AR+NiO+Cys溶液,设置相同的参数,激发波长为540nm,狭缝宽度为5,电压为600V,通过荧光光谱仪测试NiO纳米棒/AR体系的荧光强度。
4)建立线性关系:以加入的半胱氨酸浓度c为横坐标,荧光强度I与最初荧光强度I0的差值ΔI为纵坐标建立标准线性回归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半胱氨酸检测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含有不同半胱氨酸浓度的AR+NiO+Cys溶液的最终体积为1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镍基类氧化酶的半胱氨酸检测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gΔF=0.39356lg(CCys)+2.81299(相关系数R2=0.98725),检测范围在0.2-15μM,半胱氨酸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92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