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潜在增长区域识别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7911.1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6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锋;曹泳茵;曾祺盛;刘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52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潜在 增长 区域 识别 方法 系统 设备 以及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潜在增长区域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城市建筑的若干雷达影像,根据雷达影像提取得到城市建筑的建筑斑块;根据建筑斑块的斑块密度确定城市建筑的空间格局指数;获取人口活动的热力数据,根据热力数据以及时间权重系数确定时空加权人口活力指数;根据雷达影像之间的干涉测量结果以及时空加权人口活力指数确定建筑区城市活力指数;根据建筑区城市活力指数以及空间格局指数进行耦合确定城市潜在增长区域,方案可以识别出潜在的增长区域,能够避免因城市活力的动态变化而对不同时空特征的活力区进行误判,提高城市活力区识别的准确性,可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潜在增长区域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都进入了城市空间特有问题的时期。城市蔓延、住房空置、城市衰退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正处于由规模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的阶段。建设活力、创意、宜居的现代城市,是城市规划、地理、社会经济学等领域学者共同探讨的问题。研究城市的时空活力和增长潜力,可以为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城市扩张、平衡城市空间结构提供新的途径。
目前,城市潜在增长还局限于经济、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很少。一般来说,城市增长的潜在区域有两个特点:(1)建筑密度和规模低;(2)人群活力低。前者代表该地区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后者代表了建筑密度和规模高、人口活力低的地区,表明该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状况较差。
在相关技术方案中,即针对城市活力的预测和判断的相关技术方案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人群的通勤规律导致城市内部区域的活力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波动,现有的城市活力探测方法对于这种波动带来的误差的修正能力不强,导致识别精度变差,从而造成对城市活力区域的误判。
(2)较少关注城市活力与城市潜在增长的关系研究,缺少对城市建设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用以指导城市再开发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准确,基于城市活力与精明增长理论的一种城市潜在增长区域识别方法,以及相应的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一方面,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城市潜在增长区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城市建筑的若干雷达影像,根据所述雷达影像提取得到所述城市建筑的建筑斑块;
根据所述建筑斑块的斑块密度确定所述城市建筑的空间格局指数;
获取人口活动的热力数据,根据所述热力数据以及时间权重系数确定时空加权人口活力指数;
根据所述城市建筑的建筑斑块以及所述时空加权人口活力指数确定建筑区城市活力指数;
根据所述建筑区城市活力指数以及所述空间格局指数进行耦合确定城市潜在增长区域。
在本申请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街景影像;
根据所述街景影像生成城市感知分数;
将所述城市感知分数、所述建筑区城市活力指数以及所述空间格局指数进行两两相关计算,根据相关计算结果对所述城市潜在增长区域进行验证。
在本申请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城市建筑的若干雷达影像,根据所述雷达影像提取得到所述城市建筑的建筑斑块这一步骤,包括:
通过自适应滤波去除所述雷达影像中的噪点;
对去噪后的雷达影像进行相位解缠,并去除平地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7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