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控制方法及发动机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7497.4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谭旭光;王志坚;张纪元;孙振宇;于淼淼;郑茂勇;陈文淼;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38 | 分类号: | F02D41/38;F02D41/40;F02B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汪莉萍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燃烧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控制方法及发动机燃烧系统,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将发动机工况分为三个工况,根据发动机工况确定相应的主喷模式;发动机处于第一工况时,控制喷油器向燃烧室内喷油使喷油器喷出的燃油被喷入旋转腔的底部,根据所确定的主喷模式控制喷油器向燃烧室内喷油;发动机处于第二工况时,控制喷油器向燃烧室内喷油使燃油被喷射至凸起;发动机处于第三工况时,先控制喷油器喷油使燃油被喷入旋转腔的底部,曲轴转过预设角度后再控制喷油器喷油使燃油被喷射至凸起,实现不同发动机工况下控制喷油器以不同的主喷模式向燃烧室内喷油,以达到促进燃油雾化,提升燃烧速度和燃烧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控制方法及发动机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在车用动力系统的竞争中,用户越发关注发动机的节能减耗问题,如何改善发动机油耗是目前发动机的一个重点研发问题。
现有柴油机采用单一主喷,在发动机扭矩和发动机转速均较低时,受发动机共轨系统的特点所致,过量空气系数较高且轨压低,导致油束雾化较慢;在发动机扭矩较高且发动机转速较低时,过量空气系数较低,燃烧不充分;在发动机扭矩和发动机转速均较高时,过量空气系数充足,因发动机转速较高导致燃烧时间变短,轨压较高,且油束雾化时间较短,燃烧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控制方法及发动机燃烧系统,能够促进燃油雾化,提升燃烧速度和燃烧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控制方法,发动机燃烧系统包括气缸、活塞和喷油器,所述气缸具有气缸室;所述活塞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气缸室连通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具有轴向截面呈“ω形”的旋转腔,及设于所述旋转腔上方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和所述旋转腔连接形成向所述燃烧室内凸设的凸起;所述喷油器用于向所述燃烧室内喷油;
所述发动机燃烧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根据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确定发动机工况;
根据发动机工况和主喷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确定的发动机工况对应的主喷模式,根据所获取的主喷模式控制喷油器向所述燃烧室内喷油;
所述发动机工况包括第一工况、第二工况和第三工况;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若发动机转速小于预设转速且发动机扭矩小于预设扭矩,则发动机处于所述第一工况;若发动机转速小于所述预设转速且发动机扭矩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扭矩,则发动机处于所述第二工况;若发动机转速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转速,则发动机处于所述第三工况;
与所述第一工况对应的主喷模式为第一单主喷模式;控制所述喷油器以所述第一单主喷模式向所述燃烧室内喷油时,所述喷油器喷出的燃油被喷入所述旋转腔的底部;
与所述第二工况对应的主喷模式为第二单主喷模式;控制所述喷油器以所述第二单主喷模式向所述燃烧室内喷油时,所述喷油器喷出的燃油被喷射至所述凸起;
与所述第三工况对应的主喷模式为双主喷模式;控制所述喷油器以所述双主喷模式向所述燃烧室内喷油时,先控制所述喷油器喷油使燃油被喷入所述旋转腔的底部,曲轴转过预设角度后再控制所述喷油器喷油使燃油被喷射至所述凸起;
所述预设角度按照以下步骤获取:
获取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和发动机的实际扭矩,基于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扭矩和曲轴转动角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查询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对应的曲轴转动角度,将查询到的曲轴转动角度作为预设角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采用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发动机燃烧系统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燃烧系统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具有气缸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7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