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6885.0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田亚军;李军;侯者;应楚涵;卢依萍;邹金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06;C02F3/20;C02F9/14;C02F10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绍兴锋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0 | 代理人: | 徐锋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废水 深度 处理 电解 耦合 生物 滤池 装置 方法 | ||
1.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生物滤池和沉淀池;所述生物滤池的外侧相对下部设有进水阀,生物滤池的内侧相对下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连接有微气泡发生器;所述曝气管的上方设有铁碳填料层,在铁碳填料层形成微电解曝气区;生物滤池的外侧相对上部与沉淀池之间设有溢流堰;所述沉淀池的外侧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泥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填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秸秆生物炭、还原铁粉、黏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填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秸秆生物炭的制备:将玉米秸秆利用管式炉进行无氧热解反应,得到玉米秸秆生物炭;
(2)还原性铁粉的制备:以铁刨花为原料,通过粉碎机将其粉碎制成还原性铁粉;
(3)混料: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生物炭、步骤(2)得到的还原性铁粉、膨松黏土、按一定比例加入混料机混合均匀,再加入硅藻土进一步混合均匀;
(4)制粒: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原料加入到造粒机制成球形颗粒;
(5)焙烧成型:将步骤(4)制成的球形颗粒烘干后移至马弗炉焙烧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无氧热解反应的温度为500~550℃,反应时间为1.5~2.5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秸秆生物炭、还原铁粉、膨松黏土、硅藻土的比例为:3-5∶1∶0.1-0.2∶0.1-0.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球形颗粒的尺寸为3-1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过程为:将步骤(4)制成的球形颗粒在120℃烘箱中烘干2-4h,烘干后移至马弗炉焙烧,每升高30℃,保持3-5min,直至升温到500℃,焙烧4-6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造纸废水的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经进水阀进入微电解耦合生物滤池的微电解曝气区,微气泡发生器将空气以微气泡的形式经曝气管打入生物滤池;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微电解曝气区在微电解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得到降解去除,净化后经溢流堰流入沉淀池,沉淀后经出水口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尺寸为100-200nm,微气泡密度5000000-10000000个/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68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