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装夹检测回转体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6235.6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米军辉;庞国旺;张荣;李思达;刘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G01B5/00;G01B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检测 回转 马达 支架 组件 工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装夹检测回转体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装置,属于航天导航应用领域;包括检测基板、靠块、三坐标测量机平板和n个限位机构;其中,三坐标测量机平板为水平放置的板状结构;检测基板水平放置在三坐标测量机平板的上表面;靠块固定安装在三坐标测量机平板的上表面;通过靠块与检测基板侧壁接触,实现对检测基板的定位限位;n个限位机构固定安装在检测基板的上表面;n个限位机构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设定,每个限位机构实现对1个外部马达支架组件的限位固定;本发明改进了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方式,实现乐柔性锁紧定位装夹;同时实现了快速工件装夹,批量检测,实现工件柔性装夹检测的同时提高马达支架组件工件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导航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柔性装夹检测回转体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陀螺加速度计作为高精度平台用惯性仪表,其工作稳定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平台系统的使用精度。机械式仪表精度高、可靠性影响因素多,且装配过程复杂,经分析,浮子组件的质心稳定性和功能性主要由动压陀螺电机在浮子内部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决定,因此是浮子组件装配的整个仪表的关键工序,马达安装环节则是浮子组件装配的关键工序。
为确保马达安装过程的一致性,需要对马达支架组件中的两个马达安装孔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同时进行高精密检测,若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超过指标要求,则会导致马达轴径向受力,产生额外干扰力矩,影响马达性能和浮子质心的稳定性。
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传统检测方法是,将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竖直装夹在三爪夹盘上,三爪夹盘紧固住马达支架组件径向磁悬浮转子安装外圆面,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针拾取测量点、测量面、测量圆柱等特征元素建立检测工件坐标系,同时确定马达支架组件工件装夹、检测位置,为确保工件测量精度,测量过程中要求测量机测针与被测测量面垂直。由于三爪夹盘仅能实现工件的回转中心定位,无法进行径向定位,每测量一件马达支架组件工件之前,需要多次手动旋转工件调整马达支架组件角度,以保证测量机测针与工件测量面保持垂直,工件左右测量面保持对称。
由于三爪夹盘的定位效果较差,测量前的准备工作耗费较多时间,影响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每个马达支架组件工件均需执行手动装夹及检测坐标系定位,限制了该类工件的检测效率,不适合零组件批量生产检测工作,与现代化生产加工检测存在较大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柔性装夹检测回转体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装置,改进了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方式,实现乐柔性锁紧定位装夹;同时实现了快速工件装夹,批量检测,实现工件柔性装夹检测的同时提高马达支架组件工件检测效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柔性装夹检测回转体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装置,包括检测基板、靠块、三坐标测量机平板和n个限位机构;其中,三坐标测量机平板为水平放置的板状结构;检测基板水平放置在三坐标测量机平板的上表面;靠块固定安装在三坐标测量机平板的上表面;通过靠块与检测基板侧壁接触,实现对检测基板的定位限位;n个限位机构固定安装在检测基板的上表面;n个限位机构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设定,每个限位机构实现对1个外部马达支架组件的限位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柔性装夹检测回转体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装置,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检测底座、2个锁紧螺钉、2个螺纹连接轴、锁紧块和2个锁紧螺母;其中,检测底座轴向竖直设置在检测基板的上表面,且通过2个锁紧螺钉实现与检测基板的固连;2个螺纹连接轴轴向竖直对称安装在检测底座的上表面;2个螺纹连接轴的顶部穿过锁紧块;2个锁紧螺母与2个螺纹连接轴的顶部螺纹配合,实现锁紧块的水平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柔性装夹检测回转体马达支架组件工件的装夹装置,所述检测底座为阶梯柱状结构;检测底座的底部台阶上表面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螺纹通孔;锁紧螺钉向下穿过对应的螺纹通孔伸入检测基板,实现对检测底座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6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