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港隧道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13233.1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8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J·B·考克斯;J·D·梅勒二世;M·兰德尔;C·范列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02 | 分类号: | A61M39/02;A61M39/04;A61M39/22;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 11361 | 代理人: | 黄大正;张来光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隧道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文提供了一种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流线型输液港和输液港隧道器。输液港包括穿刺膜和稳定元件。穿刺膜设置在输液港的主体内的空腔上方,并且穿刺膜构造成接受针穿过其中。稳定元件构造成在体内稳定输液港并维持通向穿刺膜的进针通路。输液港隧道器包括接头和释放机构。接头位于输液港隧道器的远端部分中,并且接头构造成在将输液港从切口部位皮下穿隧到输液港的植入部位时稳固地保持输液港。释放机构构造成在输液港的植入部位处将输液港从接头释放。
本申请是2017年9月15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780096286.X、发明名称为“输液港隧道系统及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放置血管通路装置,比如输液港,的标准程序需要两个切口:靠近锁骨的第一切口,用于将导管引入上腔静脉以形成血管通路,以及在下方胸部上的第二切口,在此处,输液港最终被植入输液港囊袋中并与导管连接。输液港囊袋的形成和闭合在该程序中占有较大比例(约42%),并且增大了第二切口部位处的组织创伤和感染风险。此外,对第二切口的需求增加了疤痕形成的可能性。本文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输液港隧道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提供了一种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流线型输液港和输液港隧道器。输液港包括穿刺膜和稳定元件。穿刺膜设置在输液港的主体内的空腔上方,并且穿刺膜构造成接受针穿过其中。稳定元件构造成在体内稳定输液港并维持通向穿刺膜的进针通路。输液港隧道器包括接头和释放机构。接头位于输液港隧道器的远端部分中。接头构造成在将输液港从切口部位皮下穿隧到输液港的植入部位时稳固地保持输液港。释放机构构造成在输液港的植入部位处将输液港从接头释放。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稳定元件是输液港的可膨胀部分。可膨胀部分包括未膨胀状态,未膨胀状态赋予输液港轮廓,该轮廓构造成用于将输液港从切口部位皮下穿隧到输液港的植入部位。可膨胀部分还包括膨胀状态,膨胀状态构造成在体内稳定输液港使输液港不绕其中心轴线滚动,由此维持通向穿刺膜的进针通路。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膨胀部分为输液港的至少一部分在膨胀状态下赋予三角形棱柱型形状。这种三角形棱柱型形状的横截面是三角形。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膨胀部分构造成被一种或多种流体、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或它们的组合充胀(inflate)。一种或多种流体选自纯流体以及包括溶液的混合物。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膨胀(inflatable)部分构造成通过引入溶液而被充胀,溶液包括至少一种聚合物前体,该至少一种聚合物前体与至少一种其他聚合物前体在可膨胀部分内进行聚合和交联之后形成聚合物。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发胀(swellable)聚合物设置在可膨胀部分中。可膨胀部分构造成通过以下方式充胀:通过引入水或盐水的组合物来使可膨胀部分被充胀,同时用水或盐水发胀可发胀聚合物来进一步使可膨胀部分被充胀。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输液港隧道器还包括膨胀腔,膨胀腔与可膨胀部分流体连接以使可膨胀部分被一种或多种流体充胀。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输液港隧道器还包括位于输液港隧道器的近端处的接口(hub)。该接口构造成与注射器流体连接以用于将一种或多种流体通过膨胀腔输送到可膨胀部分。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输液港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构造成在释放机构将输液港从输液港隧道器释放时关闭膨胀部分。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稳定元件是至少一对支腿。至少一对支腿构造成在体内稳定输液港使输液港不绕其中心轴线滚动,由此维持通向穿刺膜的进针通路。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对支腿构造成在释放机构将输液港从输液港隧道器释放时呈现展开(deployed)状态。接头构造成在释放机构将输液港从输液港隧道器释放之前,在该对支腿处于收缩(collapsed)状态时保持包括该对支腿的输液港的近端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3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