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快拆结构的术后垃圾称重打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08490.6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8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平;高磊;吴军;王宜栋;林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2;B65B51/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潘悦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术后 垃圾 称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垃圾收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快拆结构的术后垃圾称重打包装置,包括用于手机术后垃圾的主收纳箱、安装在主收纳箱下方的皮带输送机构、电子称重模块、电控液压撑杆、第一侧向调节电机、第二侧向调节电机和电动热塑封板。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快拆结构的术后垃圾称重打包装置在主收纳箱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内部支撑翻转装置的电子称重模块、用于控制内部支撑翻转装置的电控液压撑杆、由第一侧向调节电机控制的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二侧向调节电机控制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封口的电动热塑封板,使得术后垃圾收纳容器可以在进行称重的同时进行热塑封口,功能性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垃圾收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快拆结构的术后垃圾称重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垃圾是指接触过病人血液、肉体等,而由医院生产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纱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等。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
术后垃圾是医疗垃圾中的一种,因为手术中产生的废弃品上很容易感染高危病菌,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很高,传统的术后垃圾收纳装置大多结构固定,功能性十分单一,需要专门的保洁人员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快拆结构的术后垃圾称重打包装置,解决传统的术后垃圾收纳装置大多结构固定,功能性十分单一,需要专门的保洁人员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快拆结构的术后垃圾称重打包装置,包括用于手机术后垃圾的主收纳箱、安装在主收纳箱下方的皮带输送机构、用于称量垃圾重量的电子称重模块、电控液压撑杆、第一侧向调节电机、第二侧向调节电机和电动热塑封板,所述的主收纳箱上端设有顶部填装口,所述的主收纳箱上端位于顶部填装口外围开设有内部设置磁性闭合环的环形装配槽,所述的主收纳箱内部安装有由第一侧向调节电机控制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由第二侧向调节电机控制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主收纳箱内底面上开设有底部拆卸口,所述的底部拆卸口内侧面活动装配有用于支撑术后垃圾收纳袋的内部支撑翻转装置,所述的电子称重模块固定安装在内部支撑翻转装置上端。
所述的主收纳箱左侧内壁上螺栓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一侧向调节电机和第一驱动机构的左侧固定座,所述的主收纳箱右侧内壁上螺栓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二侧向调节电机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右侧固定座,所述的主收纳箱侧向内壁上螺栓固定有用于提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装配稳定性的侧向装配支架。
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横置丝杆、螺纹套接在横置丝杆外侧的弧形调节座和固定在弧形调节座上、下端的弧形挤压铜板,所述的弧形调节座内侧弧形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动热塑封板的弧形装配卡槽,所述的弧形挤压铜板通过上、下端的装配导热铜板插入弧形调节座内部与电动热塑封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主收纳箱下表面位于底部拆卸口外围固定连接有向下凸起的底部拆卸管,所述的底部拆卸管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内部支撑翻转装置相配合的纵向过渡孔。
所述的内部支撑翻转装置包括活动装配在底部拆卸口内侧面上的翻转支撑板、滑动套接在翻转支撑板外侧的滑动延展套和固定在滑动延展套下端的底部连接控制座,所述的电控液压撑杆伸缩段顶部从纵向过渡孔贯穿与底部连接控制座侧壁活动连接。
所述的弧形调节座弧形侧壁上开设有内置弧形LED照明灯的弧形功能安装槽。
所述的环形装配槽内底面上开设有多个内部设置底部滚针轴承的底部滚动滑槽,所述的磁性闭合环下表面对应底部滚针轴承位置开设有内置顶部滚针轴承的顶部滚动装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8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