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接使用的纤维增强热固性/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7530.5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武湛君;陈铎;尹文轩;孙涛;李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2 | 分类号: | C08L63/02;C08K7/06;C08J5/04;B29C70/34;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17/12;B32B27/02;B32B27/12;B32B27/04;B32B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使用 纤维 增强 热固性 塑性 树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拼接使用的纤维增强热固性/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若干个单元拼接而成,所述单元为增强纤维材料的中间是热固性树脂材料、边缘是热塑性树脂材料,所述边缘为所述单元的至少一个边缘;所述拼接为每个单元边缘的热塑性树脂材料通过加工处理相互拼接;
所述热固性树脂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双马树脂、酚醛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材料包括相应的热塑性化的环氧树脂、热塑性化的双马树脂、热塑性化的酚醛树脂的同体系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材料包括碳纤维材料、玻璃纤维、芳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的数量至少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的方式包括对接、榫接、搭接、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处理包括激光焊接、超声焊接、热熔焊接、脉冲电流焊接。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拼接使用的纤维增强热固性/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与热固性树脂同体系的热塑性树脂;
2)在增强纤维材料上设计重复可拼接结构形式;
3)将热塑性树脂用可挥发溶剂溶成低粘度液体;
4)根据图案设计,在重复单元的边缘浸渍一定宽度的热塑性树脂溶液;
5)将边缘热塑性树脂溶剂烘干,备用;
6)将重复单元按设计层数铺叠;
7)采用热固性树脂成型工艺,将重复单元未浸渍热塑性树脂的中间部分的增强纤维材料用热固性树脂浸渍完全,并加热固化;
8)根据所需面积将固化好的单元进行边缘拼接;
9)采用热塑性树脂加工工艺,将单元拼接边缘的热塑性树脂进行二次加工,使各单元成为一体,获得纤维增强热固性/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挥发溶剂包括乙醇、丙酮、甲苯、丁醇、二丁酯,所述低粘度溶液的粘度为300-800mPa.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成型工艺包括真空灌注、手糊、喷涂;所述加热固化的温度为60℃-80℃0.5-3h+100-140℃0.5-3h+150-180℃1-4h。
9.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或者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船舶潜艇、汽车火车、机械电器的结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5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