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可变磁路的磁流变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6682.3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波;冯忠强;于东;王目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可变 磁路 流变 阻尼 | ||
一种具有可变磁路的磁流变阻尼器,涉及一种阻尼器。活塞杆外有端盖一、活塞头及端盖二,端盖一和端盖二之间有阻尼器外壳;活塞头外有绕线管,绕线管与端盖一和端盖二连接,绕线管外有内励磁线圈及内阻磁条;绕线管两端有通孔,通孔用于连通绕线管内部的空间及绕线管与阻尼器外壳之间的空间,构成节流通道;阻尼器外壳内有外励磁线圈及外阻磁条,外励磁线圈与内励磁线圈对应设置,外阻磁条与内阻磁条对应设置;并阻尼器外壳内部与阻磁环一及阻磁环二螺纹连接。本发明提供了更长的节流通道和磁场有效长度,进而提高可控阻尼力的和阻尼力可控范围,磁路可变使磁流变阻尼器分别具有两个可控阻尼力范围,进而拓宽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尤其是一种具有可变磁路的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磁流变效应。相较于传统阻尼器,利用磁流变液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响应迅速、可靠性高、低能耗、大范围阻尼力可调等特点,作为半主动作动器在低速振动和高速冲击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通常设计成仅有一种磁路的形式,磁场方向垂直于节流通道内磁流变液的流动方向,通过改变励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磁场的大小,进而改变节流通道中磁流变液的特性,进而产生可控的阻尼力。
在低速振动领域,阻尼器的不可控阻尼力较小,因此维持一个阻尼力调节范围需要一个较小的可控阻尼力;在高速冲击防护领域,为了保持一定的动态调节范围,需要远大于低速振动领域的可控阻尼力。而在需要有两个或多个可控阻尼力范围的领域,例如振动与冲击防护一体化控制领域,通常需要将针对低速振动的磁流变阻尼器和针对高速冲击的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串联和并联,如此即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又增加了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因此,为了拓展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范围,使磁流变阻尼器具有两个或多个可控阻尼力范围十分有必要,是低速振动与高速冲击防护一体化控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变磁路的磁流变阻尼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变磁路的磁流变阻尼器,包括活塞杆、端盖一、阻尼器外壳、活塞头、外励磁线圈、内励磁线圈、外阻磁条、内阻磁条、端盖二、阻磁环一、绕线管以及阻磁环二;
所述活塞杆的外侧依次同轴套装有端盖一、活塞头以及端盖二,所述端盖一和端盖二之间固定设有阻尼器外壳,所述阻尼器外壳同轴环套装在活塞杆的外侧;所述活塞头的外侧同轴套装有绕线管,所述绕线管的两端分别与端盖一和端盖二对应连接,绕线管的外侧设有内励磁线圈以及内阻磁条;绕线管两端的外壁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通绕线管内部的空间以及绕线管与阻尼器外壳之间的空间,构成节流通道;所述阻尼器外壳的内侧设有外励磁线圈以及外阻磁条,所述外励磁线圈与内励磁线圈对应设置,所述外阻磁条与内阻磁条对应设置;并阻尼器外壳内部的两端分别与阻磁环一以及阻磁环二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绕线管外壁和阻尼器外壳内壁构成节流通道,使节流通道和阻尼器活塞分离,能够在相同尺寸或相同行程的前提下,提供更长的节流通道和磁场有效长度,进而提高可控阻尼力的和阻尼力可控范围。
2、本发明根据通入内励磁线圈和外励磁线圈电流方向的改变而具有双磁路,能够在不改变磁流变阻尼器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使磁流变阻尼器分别具有两个可控阻尼力范围,进而拓宽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范围。
3、本发明具有两个独立的电路,在低速振动领域,两个电路互为冗余电路,因此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绕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6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