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5787.7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沈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55/02;C08L51/00;C08L25/12;C08K3/34;C08K5/521;C08K7/2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炼 合成 ps abs 合金材料 制备 方法 以及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属于合金材料领域。一种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所述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苯乙烯40‑7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30‑60份、无机填料2‑10份、阻燃剂12‑22份、相容剂15‑30份、增韧剂10‑15份、润滑剂2‑5份、抗氧化剂1‑2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在增韧剂、相容剂等组分的参与下互相作用,使得PS/ABS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且材料表面光泽度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同时由于阻燃剂的参与,该PS/ABS合金材料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环保且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各种新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不断满足和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需要,各个领域对于产品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不断更新的产品对于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新材料则是近年来,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发展起来一系类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涂料等不同类型;其中塑料材料和橡胶的使用量相比较多一些,塑料材料使用频率最高,塑料根据加热后的情况又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尼龙、聚碳酸酯、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固性塑料。常见的有环氧树脂,酚醛塑料,聚酰亚胺,三聚氰氨甲醛树脂等。其中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使用最为广泛,使用量相对较多,但是,随着各个领域对材料要求的提高,上述这些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家电、电子设备领域,对于材料的光泽性要求较高,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的各项性能相当优异,但是其光泽性较差,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因此,提出一种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所述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聚苯乙烯40-7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30-60份、无机填料2-10份、阻燃剂12-22份、相容剂15-30份、增韧剂10-15份、润滑剂2-5份、抗氧化剂1-2份。
进一步地,所述混炼合成的PS/ABS合金材料还包括二烯反应型改性剂;所述二烯反应型改性剂由侧基含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和活性炭复合而成;所述侧基含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与活性炭质量比为15:1。
进一步地,所述侧基含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为侧基含马来酰亚胺的聚苯乙烯,侧基含马来酰亚胺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侧基含马来酰亚胺的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无机盐晶须、云石粉、云母粉、偏硅酸钙、高岭土和蒙脱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阻燃剂为缩聚型无卤磷酸酯阻燃剂和磷腈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相容剂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AB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为PETS、E腊、硅氧烷类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分类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5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