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副车架轴套的冲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4205.3 | 申请日: | 202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5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卢辉;何华彬;谢冰;唐梅艳;徐金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37/0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金兆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车架 轴套 冲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副车架轴套的冲压系统,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副车架轴套的冲压系统,包括:落料机构,用于将待冲压件加工成落料冲压件;折弯机构,用于将落料冲压件加工成折弯冲压件;成形机构,用于将折弯冲压件加工成冲压件成品;其中,所述落料机构、所述折弯机构,以及所述成形机构按照冲压工序依次设置。本发明具有落料机构最后一个工步设置有弯边凸模,能够减少了一套成形模具,降低了成本,并且通过使用连续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有效地节省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节约了人工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副车架轴套的冲压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副车架连接轴套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的方案较多,每一套冲压系统冲压出的冲压件的质量、精度都不一样,材料的利用率也不一样,而且模具的寿命也各不一样。现有技术中轴套冲压系统存在工序设计不合理,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工序多,冲压件质量差,精度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副车架轴套的冲压模具工序多、冲压件质量差以及冲压件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副车架轴套的冲压系统,具有落料机构最后一个工步设置有弯边凸模,能够减少了一套成形模具,降低了成本,并且通过使用连续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有效地节省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节约了人工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产副车架轴套的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料机构,用于将待冲压件加工成落料冲压件;
折弯机构,用于将落料冲压件加工成折弯冲压件;
成形机构,用于将折弯冲压件加工成冲压件成品;
其中,所述落料机构、所述折弯机构,以及所述成形机构按照冲压工序依次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落料机构包括落料基座,所述落料基座上方依次设置有落料上模板、落料压料板、落料浮料板,以及落料下模板;
其中,所述落料下模板与所述落料基座连接,所述落料上模板通过导套与所述落料下模板连接。
采用上述的方案,料带进入落料机构,落料机构能够对料带不断进行切边处理,从而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待冲压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落料上模板上依次设置有落料冲孔凸模、落料第一切边凸模、落料第二切边凸模、落料分离凸模,以及弯边凹模;
所述落料下模板上对应所述落料冲孔凸模、所述落料第一切边凸模、所述落料第二切边凸模、所述落料分离凸模,以及所述弯边凹模处分别设置有落料冲孔通孔、落料第一切边通孔、落料第二切边通孔、落料分离通孔,以及弯边凸模。
采用上述的方案,料带分别通过各凸模或凹模工序,能够被制成落料冲压件,整个过程工序少,冲压精度高,能够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企业收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落料下模板与所述落料基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料槽、第二导料槽,以及第三导料槽,所述第一导料槽、所述第二导料槽,以及所述第三导料槽均设置在所述落料基座上;
其中,所述第一导料槽的位置与所述落料冲孔通孔以及所述落料第一切边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二导料槽的位置与所述落料第二切边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三导料槽的位置与所述落料分离通孔相对应。
采用上述的方案,切边后的废料能够分别通过落料冲孔通孔、落料第一切边通孔、落料第二切边通孔、落料分离通孔排出至第一导料槽、第二导料槽,以及第三导料槽中,再进一步排出落料机构外,避免了废料堆积在落料机构内部的问题,同时也能减少工作人员清理废料的频率,进而提高了落料机构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4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