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4003.9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1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逸群;薛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莉英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52;B65H54/54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陈飞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机械 配合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丝模块(1),包括收线筒(11)以使纺丝(5)能够绕设于收线筒(11)表面,收线筒(11)下端连接有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形变能力的容腔,以能够驱使收线筒(11)在竖直方向移动;绕线轨道(2),呈环形设于收线筒(11)外周;束线模块(3),置于绕线轨道(2)上,并与绕线轨道(2)滑动连接以沿绕线轨道(2)移动,束线模块(3)包括束线杆(31)以夹持纺丝(5)沿固定轴线移动;以及升降模块(4),包括与所述弹性容腔连通的充气腔,所述封闭腔固定设置于收丝模块(1)外侧;束线模块(3)移动经过升降模块(4)时,充气腔受压缩或膨胀,以向所述弹性容腔充气或吸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模块(4)的占有范围与束线模块(3)的移动范围具有至少部分的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模块(4)包括气箱(41)、活塞杆(42)和气管(43);气箱(41)位于绕线轨道(2)下侧;活塞杆(42)嵌于气箱(41)内并与气箱(41)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具有自回位性;活塞杆(42)上端贯穿气箱(41)上壁并位于气箱(41)上侧;在初始状态下,活塞杆(42)上端部位于束线模块(3)的移动范围内;活塞杆(42)上端部呈圆头状,以使活塞杆(42)受束线模块(3)位于绕线轨道(2)的下侧部分抵接后向气箱(41)内移动;活塞杆(42)下侧的气箱(41)容腔为充气腔,充气腔的出气口(44)为单向口且与气管(43)连通,充气腔的进气口(45)为单向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模块(4)包括磁性驱动件,束线模块(3)具有与所述磁性驱动件磁性相同或相反的磁性受驱件;磁性受驱件为充气腔的组成壁之一,磁性驱动件和磁性受驱件在具有至少部分重合的水平投影时,磁性受驱件受磁性力向磁性驱动件靠近或远离,以扩大或压缩充气腔的的容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模块(4)包括气箱(41)、永磁密封板(46)和气管(43);气箱(41)位于绕线轨道(2)下侧;永磁密封板(46)嵌于气箱(41)内并与气箱(41)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具有自回位性;永磁密封板(46)位于束线模块(3)的磁性驱动件的移动范围内;磁性受驱件下侧的气箱(41)容腔为充气腔,充气腔的出气口(44)为单向口且与气管(43)连通,充气腔的进气口(45)为单向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收丝模块(1)还包括柔性气囊(12);柔性气囊(12)固定连接于收线筒(11)下端,柔性气囊(12)的囊壁由仅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形变能力的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气囊(12)内腔与充气腔通过管路连通;柔性气囊(12)下端为固定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气囊(12)单次升或降的高度尺寸均大于纺丝(5)的直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气囊(12)还通过管路与外设的气泵(6)连通;气泵(6)的启动受控制器控制,气泵(6)对柔性气囊(12)抽气或充气;气泵(6)的工作状态与充气腔的工作状态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性驱动件位电磁铁(34),电磁铁(34)的正负磁极位置会产生周期性的替换,替换的周期为纺丝(5)绕满收线筒(11)的时间。
10.一种纺织机械配合绕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绕丝的纺丝(5)用束线模块(3)固定夹持,纺丝(5)一端与收线筒(11)外表面的最上端固定;束线模块(3)放置于绕线轨道(2)上,准备绕收线筒(11)公转;束线模块(3)公转的起始点位于升降模块(4)处,此时升降模块(4)未受启动;S2.束线模块(3)夹持纺丝(5)绕收线筒(11)公转,公转一圈,在收线筒(11)上纺丝(5)绕一圈;期间升降模块(4)被束线模块(3)启动,收线筒(11)下端的容腔向上膨胀,收线筒(11)上升,绕一圈的纺丝(5)之间不产生接触;S3.按照S2步骤纺丝(5)在收线筒(11)上绕丝收集,直至纺丝(5)绕至收线筒(11)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莉英,未经薛莉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40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