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以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3502.6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8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方挺;刘益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开利暖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 | 分类号: | F24F1/32;F24F1/10;F25B43/00;F24F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在制冷和制热运行时均能够减少长配管中的空化空泡给室内换热器或室外机带来的影响,并以此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能,包括:多个室外机,多个室外机分别与多个第一节流阀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室外机的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多个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与室内换热器连接的第二节流阀;气液分离组件,具有主体容器、位于主体容器顶部的第一外管、与第一外管连接且设置在主体容器内部的气液分离管、位于主体容器顶部的蒸汽出口管、以及位于主体容器底部的第二外管,第一外管与多个第一节流阀均相互连接,第二外管与多个第二节流阀均相互连接,蒸汽出口管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喷气增焓口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室外机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联机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联机所包括的室外机,以及所述室外机所具有的功能模块越来越多。具有不同功能模块的多个室外机被配置在屋顶或其它适的场所,这些室外机需要同时和3-100个室内机配置在一个系统管路上面。
由于具有不同功能模块的多个室外机工作时具有不同步性,冷媒在长配管中因为与环境进行热交换而压力损失进而产生大量空化空泡,在制冷运行时,占据了有效的室内换热器工作容积,直接影响室内机的制冷工作效率。同时,在制热运行时,大量的空化空泡会影响室外机的换热特性和蒸发温度,导致空调系统需要反复结霜和化霜,影响室内换热器制热能力和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在制冷和制热运行时均能够减少长配管中的空化空泡给室内换热器或室外机带来的影响,并以此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能,是现有技术所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为在制冷和制热运行时均能够减少长配管中的空化空泡给室内换热器或室外机带来的影响,并以此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多个室外机,多个室外机分别与多个第一节流阀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室外机的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多个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与室内换热器连接的第二节流阀;气液分离组件,具有主体容器、位于主体容器顶部的第一外管、与第一外管连接且设置在主体容器内部的气液分离管、位于主体容器顶部的蒸汽出口管、以及位于主体容器底部的第二外管,第一外管与多个第一节流阀均相互连接,第二外管与多个第二节流阀均相互连接,蒸汽出口管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喷气增焓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多个室外机可以是多个相同的室外机并联,但优选是多个具有不同功能模块的室外机,如此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例如制备热水、分区控制等。室外机与第一节流阀连接、室内换热器与第二节流阀连接,当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来自室外机的液态冷媒在第一节流阀中进行节流后变为气液混合态冷媒并进入气液分离组件;当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来自室内换热器的液态冷媒在第二节流阀中进行节流后变为气液混合态冷媒并进入气液分离组件。
气液分离组件具有:主体容器、位于主体容器顶部的第一外管、与第一外管连接且设置在主体容器内部的气液分离管、位于主体容器顶部的蒸汽出口管、以及位于主体容器底部的第二外管。优选地,设置在主体容器内部的气液分离管延伸至靠近主体容器底部的位置,以避免液态冷媒进入蒸汽出口管,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纵向上分别位于主体容器的顶部和底部,横向上分别位于主体容器的两端,以利用主体容器的长度更好地实现气液分离。其中,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可以是独立的管体,也可以是与其它连接管一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开利暖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开利暖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3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杆泡青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校验块生成方法及一种数据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