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片以及动力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2911.4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科;马荣梅;杨长;阳如坤;刘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晓婷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以及 动力电池 | ||
1.一种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结构层和两层集流体层,两层所述集流体层相对设置于所述感知结构层的两侧,一层所述集流体层、所述感知结构层和另一层所述集流体层层叠设置,所述感知结构层用于实时检测动力电池的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结构层包括高分子薄膜、两层柔性电极层和两层基底层,两层所述柔性电极层相对设置于所述高分子薄膜的两侧,每层所述基底层设置于一层所述柔性电极层远离所述高分子薄膜的一侧,每层所述集流体层设置于一层所述基底层远离所述柔性电极层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薄膜的尺寸大于所述柔性电极层的尺寸,所述基底层的尺寸大于所述柔性电极层的尺寸,且小于所述高分子薄膜的尺寸,所述柔性电极层设置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延伸至所述高分子薄膜的边缘设置,所述基底层覆盖于部分所述引出线外,所述引出线包括裸露段和包覆段,所述包覆段设置于所述基底层和所述高分子薄膜之间,所述裸露段用于与检测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层的尺寸大于所述柔性电极层的尺寸,所述集流体层延伸至所述基底层的边缘设置,所述集流体层覆盖于所述包覆段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层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设置于所述集流体层远离所述引出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结构层包括敏感栅层和两层基底层,两层所述基底层相对设置于所述敏感栅层的两侧,每层所述集流体层设置于一层所述基底层远离所述敏感栅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还包括两层活性物质层,每层所述活性物质层设置于一层所述集流体层远离所述感知结构层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极层内设置有多个柔性电极,多个所述柔性电极呈点状矩形阵列分布。
9.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顶盖、检测器、普通极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极片,所述普通极片与所述电池极片层叠设置,且共同组成裸电芯,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外壳共同围成容置空腔,所述检测器和所述裸电芯均安装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感知结构层电连接。
10.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极片,所述电池极片通过卷绕的方式形成卷绕电芯,所述电池极片中相邻两个柔性电极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极耳的间距的整数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29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形象展示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电路板披锋处理方法及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