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效果好的针棉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2587.6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池家丰;吴齐顺;罗进宝;澎思德;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东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2;B32B27/12;B32B27/08;B32B9/02;B32B9/04;B32B27/28;B32B23/02;B32B23/08;D03D13/00;D03D15/217;D03D15/225;D03D15/283;D03D15/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张红艳 |
地址: | 36449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效果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针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阻燃效果好的针棉,包括涤棉织物,所述涤棉织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涤棉织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为涤棉或者粘胶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阻燃层为阻燃纱线编制而成,所述阻燃纱线为芳砜纶纱线,所述涤棉织物为经过PCS和PEI溶液涂覆处理后的阻燃针棉。该阻燃效果好的针棉及其加工方法,通过与纯涤棉织物对比,PCS/PEI涂层处理过的涤棉织物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高温下的残碳量及热稳定性提高,且趋势随着组装层数及次磷酸改性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愈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涂层中的含次磷酸物质会催化涂层及纤维脱水成炭,形成的炭层能够阻止基底纤维进一步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阻燃效果好的针棉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和编织物等,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和河北清河等地。
由于纺织品等聚合物的普及,纺织品在消防安全领域也越来越受关注,许多安全测试组织,例如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ASTM)都相继发布了各类耐火测试标准[1.大多数纺织品都太易燃,棉纤维作为最常用的纺织品原料之一,其极限氧指数仅18%,极易燃烧造成火灾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故此,提出一种阻燃效果好的针棉及其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效果好的针棉及其加工方法,具备针棉阻燃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纤维作为最常用的纺织品原料之一,其极限氧指数仅18%,极易燃烧造成火灾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效果好的针棉,包括涤棉织物,所述涤棉织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涤棉织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亲肤层。
进一步,所述亲肤层为涤棉或者粘胶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阻燃层为阻燃纱线编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阻燃纱线为芳砜纶纱线。
进一步,所述涤棉织物为经过PCS和PEI溶液涂覆处理后的阻燃针棉。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效果好的针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磷酸改性壳聚糖的制备,首先,将lOg壳聚糖分散于200mL去离子水中,并且投入混合机内部进行不断机械搅拌,其次,逐滴滴加lM HCI溶液调节分散液的pH值至2,直至反应装置的温度升至80℃并产生回流现象,将6.86gH3P02溶液与4.27gCH20溶液逐滴加入三口烧瓶中,反应12h之后,加入少量活性炭除去未反应物和杂质,之后进行过滤,将所得滤液倒入无水乙醇中沉淀,并用无水乙醇多次洗涤所得沉淀物,放入60℃真空烘箱中过夜烘干,最终得到次磷酸改性壳聚糖(PCS);
2)涤棉织物预处理,配制浓度为1M的NaOH溶液,将涤棉织物放置氢氧化钠溶液中80℃浸泡1h,以除去纤维表面布浆,并使涤纶纤维部分水解从而更容易吸附电解质,之后,用水洗4-6次,并在乙醇溶液中超声30min除去织物表面的杂质,然后在烘箱中70℃烘干备用;
3)PCS溶液和PEI溶液的制备,配制浓度为1wt%和2wt%的PCS溶液(阴离子型溶液),并通过滴加lM HCI和lM NaOH溶液将其pH值调至7,配制浓度为0.5wt%的PEI溶液(阳离子型溶液)和浓度为0.1wt%的聚丙烯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东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岩东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2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