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1666.5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沈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吴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州第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 |
代理公司: | 湖州佳灏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76 | 代理人: | 余思璐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部 中药 混合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成分:黄芪、人参、白术、白芷、僵蚕、天冬粉末、三七、当归、附片;
天冬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对天冬进行烘干加热预处理,温度控制在40-60°,时间为1-2h;
S2:将S1处理过后的天冬放入粉碎机,并对粉碎机内部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40-60°,粉碎时间为1-3min,然后加入干燥的泥炭藓,继续粉碎,粉碎时间为10-20分钟;
S3:对S2中的天冬粉末进行筛分,控制在200目;对未过筛的天冬颗粒持续进行S2、S3步骤;
S4:将S3中的天冬粉末采用牛皮纸包裹,放入石灰盆中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前还需对天冬进行切块处理或者切片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还包含,在粉碎过程中持续观察,如果出现小范围粘附,则持续添加干燥的泥炭藓,直至天冬粉末保持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其特征在于,干燥的泥炭藓的制作方法如下:
S10:选取新鲜的泥炭藓叶片,采用盐水清洗干净,并放入酒精内进行消毒处理;
S20:放置在烘干炉中进行烘干,时间控制在5-10min,并在烘干过程中对其进行不间断抖动;
S30:将S20中初步烘干的泥炭藓放置在时间为11-14点的太阳下进行晾晒,时间为2-3h;
S40:将S30中的泥炭藓切碎,并磨粉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其特征在于,其成分配比为:黄芪20-40份、人参5-15份、白术10-30份、白芷10-20份、僵蚕5-15份、天冬粉末5-15份、三七3-9份、当归10-20份、附片3-9份。
6.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黄芪、人参、白术、白芷、僵蚕、三七、当归、附片放入水中清洗,并采用20-40°进行烘干;
S200:将S100中物品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20-40°,得粉末A;
S300:将过筛后的粉末A与天冬粉末放入容器中,通过吹风装置将其均匀吹散混合,充分混合后,静置20-30min,然后将容器中的空气缓慢排出,得到组合粉;
S400:制备涂覆物:取组合粉10-15g,放置在调药碗中,取温度在30-40度的温水/蜂蜜10-15g与组合粉混合,并搅拌均匀,直至稀糊状。
7.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0之后需要对粉末A进行200目的过筛。
8.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一种贴于面部的纯中药混合粉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的容器为密封状,其上具有排气孔,上端具有下料仓,其侧边设有吹风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吴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州第四医院),未经湖州市吴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州第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16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刺与超声探头配合使用的辅助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号过电压保护装置